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云南这个大师编的竹缸滴水不漏可以养鱼

2018

09/04

11:38

来源

云极

用技艺织就岁月光阴的人

手里有规矩

心里有气象万千

 

 0 (1).gif

 

人要倾注多少心血,守住多少初衷,才躲得开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道题竹编大师李加云没有仔细计算过,但他编织的竹筐鱼缸,真的可以做到滴水不漏,放养活鱼,颠覆“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宿命。

 

图片26.png

 

原本,坚挺有节的绿竹,可在他手中柔若无骨,裁成千丝万缕,刨得薄如蝉翼。最细的穿得过绣花针,最薄的若蒙在书本之上,文字会透过竹片跃入眼帘。

 

 0.gif

 

把这些竹丝竹片纵横交错成杯盘篮筐,一些你平时看不见的东西会突然展现:时间怎样一分一秒凝聚,心思怎样一丝一缕贯穿,人的情感挂念又如何附丽在器物之上。

 

图片27.png

 

好像被赋予了灵魂,精致得超出普通家什的日常,它们成为被人争相收藏、珍爱的艺术品。

 

一幅编出福禄寿喜暗花的摆盘或挂件,预购者排队排到了两年后;一个只能插十支八支花的竹花篮,舞蹈家杨丽萍也来上门求购;一顶圆圆润润的金黄小礼帽,摸上去每个角落都光滑柔软,不刺手不挂丝,被最讲究帽子佩戴的英国客商私家定制用于出口……

 

图片28.png

 

还有他的竹编鱼缸,里外密不透风地编8层,累计工艺达上百项,每一层的力度都必须一致,不能松的松紧的紧,篾破了就换,力道不对了再重来,前后编了3个月,尝试10多次才成功了一个。

 

为了得到它,有人曾出价20万,还有人拿自己开的宝马车来换。但李加云舍不得。这是他一生的巅峰之作,无法用钱衡量。

 

图片29.png

 

李加云的故乡在云南宜良茴香村,竹编工艺很久以来就远近闻名。小村庄被一片片青翠的林海环抱,村里人家家户户都会用竹子编织大小竹器和日夜光阴。

 

一出生就夜夜相伴的摇篮,小伙伴竹林穿梭时的竹马竹枪,午睡时晃晃悠悠的摇椅摇扇,妈妈买菜烧饭离不了的筐儿篮儿……那个时候,竹子是一种生活,一种习惯,一种依赖。李加云这个生于竹林的手工匠人,从十几岁开始跟着家人做竹编至今,已有40余年。

 

图片30.png 

 

说到家族对竹编的传承,当地的《宜良县志》和民间传说有记载:北羊街贾家村有个“贾神仙”在村后温泉寺出家,擅长用竹篾编织小鸟、蜻蜓、蛤蟆、扇子、灯笼等物件。他编织的竹灯笼篾细如丝,篾薄如纸,内外三层,风吹不灭,雨淋不熄。竹灯笼悠然转动,温泉寺石阶上一会儿便见墨菊怒放,一会儿又变成满地螃蟹乱爬。“贾神仙”之后,其竹编绝技传温泉寺西北六里茴香村之李氏,贾氏竹编在李家传承六代后终至李加云。

 

图片31.png

爷爷、爸爸和李加云祖孙三代编制的竹器,

颜色越深的年代越久。

 

从小耳濡目染,从如何挑竹、破竹、磨边到起底、编制、锁口,李佳云一样一样学得通透。就拿挑竹来说,制作不同的器物,对竹子种类性状的要求不同,宜良那么多种竹子,他闭上眼睛,就像老中医一样摸一摸、敲一敲就知道该用哪一种。

 

图片32.png

图片33.png

 

环境的熏陶和自修是成就李加云的原因;但他生命中还有一个重要转折,加速促使他从一个能工巧匠真正转变成大师。

 

那是2006年,联合国反饥饿组织在云南开展项目。随行的日本国宝级竹编大师八木泽正要通过授课带徒的形式,帮当地的竹编手艺人精进业务,脱贫致富。李加云成为徒弟之一。

 

图片34.png

 

八木泽正的家族在日本是个传奇,祖祖辈辈从事竹编,手艺传到八木泽正这儿已是第九代。他的父亲八木泽启造也是国宝级竹编大师,早在1988年就开始随联合国反饥饿组织在中国带徒授课,传递精编手艺,让国人再次领略真正的匠人精神。

 

图片35.png

李加云恩师八木泽正的父亲,

日本国宝级竹编大师八木泽启造

 

图片36.png

 

中国人从古至今嗜竹、咏竹,竹编也已流传了几千年,但到今日,无论从手艺上还是构思上,很多手工者已习惯粗陋而不自知。反而在一衣带水的彼岸日本,竹编发展出了极度精炼别致的美学高度。

 

图片37.png

图片38.png

精美的日本竹编

 

李加云跟随八木泽正4年,每年集中授课1个月,这一个月中只练习编一样东西,或是花篮,或是果盘,其余11个月则是反复练习,唯一要求就是一件要比一件精致,有进步。

这样的学习看似简单,但对细节的严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 “老师说,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李加云回忆里,老师授课要经过三道翻译,首先是日语被随堂翻成英文,再由英文翻译成普通话,有时还要将普通话翻译成当地的宜良话。开始一起学的同学有26个,4年下来留到最后的,只有7个,李加云是其中最认真最优秀的一个。因为八木泽正说:“只有李先生可以把我的竹编技艺部分地传承下去。”

 

图片39.png

 

从他的恩师那里,李加云学会了什么?说来三五句话,是那样简单:

从挑竹开始。对竹子要有敬畏,它们有生命,对人也有感应。珍视手中得到之物,心怀感激,做事就能持之以恒。

 

图片40.png

 

接下来破竹、磨边,练的是手,磨的是心。脱胎于尖刀锐刃之下的竹片竹篾,如何打磨得光滑柔软,服帖于任何一双捧起它的手?这需要倾注时间,更需要去掉心中锐气,耐住寂寞方见始终。

 

图片41.png

 

编织环节,精益求精。挑选的竹篾竹丝每一根宽度、厚薄要一致,横纵交错的每隔空隙要均匀。越是小事,越能方寸之间见天地,细微之处阅乾坤。

 

图片42.png

 

八木泽正的教诲,李加云每一天都记得。他觉得一个中国手艺人,将祖先传到日本、又由日本精进发扬的技艺和精神重新带回中国,这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回归。而他接下来的有生之年,还想在回归之中有所超越,也能不辜负别人称他一句大师。

(责任编辑:付永正)
收藏

评论

请登录 后评论

热门评论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