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刀正富:花腰傣土陶的守护人

2018

09/27

10:09

来源

玉溪网

在巍峨的哀牢山脚下,有一个美丽的花腰傣村寨——土锅寨。土锅寨因千百年来制作花腰傣生活中常用的器皿——土锅而得名。在这个村子里,大部分人都会制作土锅,傣族土陶制作技艺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刀正富便是其中之一。近30年来,他用自己的双手把花腰傣土陶制作技艺发扬光大,成了土锅寨里名副其实的“土锅大王”。

近日,记者走进土锅寨,与刀正富近距离交流,听他讲述花腰傣土陶的历史及他的制陶人生。

“传女不传男”的传统被打破

9月的戛洒,还有些许闷热感,记者走进土锅寨的“正富土陶工艺坊”时,刀正富正手拿陶泥专心工作。

别致的土陶茶具别致的土陶茶具

长久以来,少数民族的民间工艺与制作在他们的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花腰傣土陶也不例外。记者查阅资料发现,花腰傣的制陶工艺,历史上有着古老的传统。据明代钱古训《百夷传》记载:“(傣族先民)所用多陶器……无水桶、木甑、水盆之类,惟陶冶之器是用。”可知明代傣族的陶器烧制已有一定规模。

关于花腰傣土陶的起源,刀正富告诉记者,在土锅寨一直流传着的说法是:旧时有人在南恩河边打柴,休息时随手拿起河边的泥巴捏着玩,捏着捏着就捏出了锅、碗一类的形状。之后为了让这些锅、碗变得更结实,他便点火来烧。烧好之后,他用锅烧水、煮汤,用碗喝水、喝汤。结果发现,这些器皿用起来极其方便,煮出来的汤更是味道鲜美。土陶自此诞生,土陶的制作技艺也流传了下来。虽然这些土陶有土锅、水壶、土碗等一二十种,但以“土锅”最为有名,村民们也习惯把锅、碗、盆这些土陶器具都称为“土锅”,“土锅寨”也因此得名。

在戛洒镇,土锅寨周围的黏土适合烧制土陶。过去,因为生活困难,很多村民都买不起基本的生活用品,所以他们就近取土烧制土陶。一开始就是为了解决自家的日常生活需要,剩余的就会拿去与周边村寨的村民交换,获取其他的生活物品。“寨子中的老人们都说,土锅寨烧土陶的技能,就是生活所迫才产生的。”刀正富说。

长期以来,土锅寨的土陶烧制技艺的传承,已经形成了“传女不传男”的传统,都是以婆传媳的方式传承的。“这倒也不是有什么规定,主要是我们花腰傣都是男人下地干活,女人忙家里活计。所以,一直以来这门手艺都是女人在学,我的手艺就是跟母亲学的,我母亲是跟我奶奶学的。”刀正富说。虽然有着“传女不传男”的习俗,但刀正富很喜欢制陶,这个传统便被母亲打破了。

时至今日,花腰傣土陶制作到底是不是如传说中那样起源的,已经无法考证。但千百年来,这项技艺的确被土锅寨的村民用双手传承了下来。

原始古朴独特的制陶工艺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刀正富因为自小生活在土锅寨,可以说是玩着泥巴长大的。从13岁开始,刀正富便开始学习制陶,在近30年的时间里,他不只得到了母亲及村中老人的教导,更得到了多位省内专家的指导。经过深入地学习和实践,现在的刀正富不只掌握了花腰傣制陶工艺,也掌握了许多其他地方的制陶技巧。

土锅寨的土锅,看着朴实无华,正如花腰傣平实、温良的性情一样,但它的制作工艺却并不简单。刀正富烧制土陶的工艺都是原始的手工操作,使用的工具有木板、木棒、刻刀、碓窝等。

舂土,要多次重复同样的动作,是一个极其耗费体力的步骤。舂土,要多次重复同样的动作,是一个极其耗费体力的步骤。

在制作土锅一两个月前,刀正富便要与妻子一起到山上把不含腐质、砂石的黏土搬运到家里,放在阴凉的角落风干。黏土风干后,便可放入木质的碓窝中舂细,然后用筛子将其中的杂质和粗粒土筛去,余下质量较好的土粒再放入碓窝中舂细。这样重复三四次以后,出来的就是质量极好的陶土了。之后他要把这些土掺水,反复揉、摔,直至和出黏度适中的陶泥。和好的陶泥放在房屋的一角,用湿布盖住,待用的时候取来便可。

刀正富的“办公桌”极其简陋,木制的小桌子和小板凳,桌上有小泥板及几把宽窄不一的刻刀。只见刀正富随手切下陶泥,将陶泥置于桌上捏成圆饼的形状,片刻就做出了陶器的底部。紧接着,刀正富再切下一块陶泥搓揉成泥条,然后以左手掌为依托,右手拿起泥条,与陶器的底部黏结起来,然后一圈一圈地向上盘塑,直至塑出陶器的雏形。随后再把陶器移到手动拉坯机上,一手转动拉坯机,一手捏坯。待陶器外观基本匀称时,刀正富便拿起旁边的鹅卵石磨制陶器的内部,同时另一手拿起木板轻拍陶器的外壁,让它更加结实光滑。

在土陶外观上刻制纹饰,会让这些陶器看起来更加与众不同。在土陶外观上刻制纹饰,会让这些陶器看起来更加与众不同。

土陶成形后,还需刻制纹饰。刀正富向记者介绍,如果是稍大的陶器,他会用特制的木板拍打,印上文字、纹饰;若是小型精巧的陶器,他便会用刻刀,一刀一刀地刻上纹饰。说着,为了向记者展示,刀正富便拿起架子上的一个土锅半成品操作起来,一勾一画间,不大一会儿工夫,土锅上的精致花纹就呈现出来了。在经过多次捏塑、敲打、刻制纹饰后,土锅的主体已经完成,至于盖子、手把等,用同样的方法盘条塑形黏结即可。

做好的半成品,只需放置在架子上阴干后,便可以烧制了。做好的半成品,只需放置在架子上阴干后,便可以烧制了。

制成的陶器,置于架子上1至3天,待陶器阴干,便可以烧制了。在土锅寨,烧土陶的方法也是有讲究的,通常是在露天的场地烧陶。在空地上,先铺一层晒干的稻草,后撒上一层草灰,将阴干的陶器半成品置于稻草上,用干草把陶器包起来,再撒上一层草灰或粗糠。烧制的时候,还需在堆好的陶器上先放一层稻草,再加一层柴,柴上又是一层稻草,这样多层叠加后,就可以点火了。柴烧尽后,有一层厚厚的柴灰包裹着陶器继续烘烤,经过10余个小时的烘烤后,一件件烧得坚硬的土陶成品便会展露出来。

采访中,刀正富向记者强调,花腰傣土陶的制作,不论是盘条塑形、刻制纹饰,还是烧制成品,所使用的都是最为传统的工具,依靠的也都是花腰傣师傅们多年积累的经验。所以刀正富只用手动拉坯机,从不使用方便又省力的电动拉坯机。他说:“我们用手动拉坯机,就算拉出来的形状并不是特别完美,也是独一无二的,这也正是我们花腰傣土陶最让人喜欢的地方。”

花腰傣土陶,使用起来还有许多不为外人所知的“好处”。以水缸为例,若是其他材质的容器,盛水放置于强烈的阳光下,很容易就会升温。但土陶不同,用它盛水置于阳光下,能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此外,刀正富还向记者介绍,其实早在三百多年前,戛洒的汤锅就是用土锅来煮的,土锅煮的汤锅味道很独特,所以当时汤锅在戛洒及周围的集镇都很有名。

产业发展技艺传承有希望

精巧的花腰傣土掌房精巧的花腰傣土掌房

刀正富坦言,花腰傣土陶粗略来算只有舂土、盘条塑形、烧制这几道工序,可细算下来,大大小小足足有几十个步骤。整个制陶的过程极其复杂烦琐,非常磨炼人的性子,所以过去村里的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再做土陶了。

刀正富因为种种原因一直坚持着。早些年,他做的土陶主要是土锅一类的生活用品,但销路不畅,收入不容乐观。近年来,戛洒镇的游客渐增,刀正富也转变思路,开设了“正富土陶工艺坊”,开始做一些花腰傣民俗风格的土陶工艺品。在“正富土陶工艺坊”的展示区里,记者看到了鱼篓形状的花瓶、玲珑精巧的花腰傣土掌房、竹烟筒形状的台灯等栩栩如生的土陶制品,可谓琳琅满目。这些陶器的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不等,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的花腰傣土陶工艺品,渐渐成为戛洒的特色旅游商品。

刀正富说:“时代在变化,人们的需求也在变化,我也必须学会变化,学会适应时代。这些陶器都是用花腰傣传统的手工技艺做出来的,同时融入了现代元素,才成为了实用又好看的艺术品。”

2016年,新平县开始对花腰傣土陶产业进行扶持,建设民俗文化陈列馆,将傣族传统制陶技艺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培训本土人才,组织土陶制作户到各地学习参观,不断进行技术革新、研发创新,开拓市场,力图打造新平陶文化高地。因此,近两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重拾这门手艺了。

刀正富也会收购村民们制作的陶器,批量销售。他告诉记者,来购买土陶工艺品的人大多是昆明、红河、大理等地的游客。他还在家里增设了“土陶体验室”,给游客提供体验服务,采用多种方式吸引游客,传播土陶文化。

如今,刀正富不仅自己坚守着土陶的制作技艺,他还将这些技艺毫无保留地教给村里喜爱制陶的村民。据刀正富介绍,他11岁的儿子也在课余时间开始制陶,现在已基本掌握了制陶技巧,能做一些造型简单的陶器。

搭乘着旅游的这趟快车,土锅寨的土陶制作渐渐走出早前面临失传的窘境,繁荣发展指日可待。(玉溪日报记者  何超  文/图)

收藏

评论

请登录 后评论

热门评论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