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如何把小香葱做成大产业

2018

12/13

10:00

来源

云南网

       复种面积超过10万亩,产值超过10亿元。历时十五年探索与发展,红塔区小香葱成为其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推进乡村振兴的一张亮丽名片。

  然而,步入调整转型期,红塔区小香葱产业发展中暴露出的基础配套不强、科技支撑较弱、流通体系不畅、品牌建设滞后等短板日趋突显。

  面对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新要求,红塔区如何破解小香葱产业发展中的短板,推动小香葱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轨道,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盘点产业喜忧参半

  红塔区小香葱种植始于2003年,2013年以来种植面积迅速扩张。目前,全区种植面积2.6万亩,主要分布于北城、春和、大营街、研和、高仓等街道。按复种指数400%计算,全年累计种植面积达10.4万亩;按平均单产2.18吨计算,全年总产量22.67万吨;按平均单价3.42元计算,平均亩产值2.98万元,全年总产值7.7亿元。

  红塔区共有小香葱初加工企业17户,清洗加工线70条,日加工1200吨,同时配套有4个成品冰厂、31座冷藏库,企业年加工收入0.7亿元,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种植、初加工、销售产业链。小香葱产品以鲜品销售为主,销售方式为本地合作社在各地建立销售网络、中间商收购贩运销售。产品主要销往西南、两广、江浙等地,并出口东南亚。

  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小香葱种植、加工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使部分贫困户增收脱贫。据不完全统计,小香葱种植全年亩均用工25个,折合工时费2590元,共需支付劳务费2.7亿元,加上洗葱等劳务支出0.3亿元,农户劳务总收入超3亿元。同时,在土地流转中,农户平均每亩耕地出租收入为2860元,每年实现地租收入0.7亿元。

  今年,红塔区小香葱产业实现产值超10亿元,成为红塔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优势产业,是全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居民就业的新亮点。

  步入调整转型期,红塔区小香葱产业发展中存在基础配套不强、科技支撑较弱、市场流通不畅、品牌建设滞后等问题日益凸显。

  水利设施老化,导致排灌不畅,洪涝灾害频发;田间道路建设不配套,难以满足机械化生产需要;环保配套不全,导致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没有合理利用;生产加工用房临时用地难以审批,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红塔区小香葱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提升。

  多年持续种植,品种退化、产量和品质下降等问题也愈加突出,加之适宜性技术的试验研究和推广应用滞后,尚未形成一套切合实际的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导致生产成本不断增加,土地产出率却不断下降。红塔区小香葱产业发展科技支撑有待进一步加强。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以自产自销为主的经营模式导致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过低,产、供、销链条不健全,葱农规避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同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初加工产品销售日渐困难,导致加工企业面临极大风险。红塔区小香葱产业发展市场流通体系有待进一步提升。

  虽然红塔区种植的小香葱品质优越,但由于“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推进滞后,导致市场品牌影响力不强,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产品加工仅限于清洗、制冷及鲜品运输等初加工环节,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弱。红塔区小香葱产业品牌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建设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中,红塔区小香葱产业发展亟待转变发展理念,强化政策引导,推动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轨道。

  突出抓实三大环节

  要把小香葱做成大产业,必须树立建设全国知名香葱产区的发展理念,以总部经济为引领,立足“种全省土地、打红塔品牌、销全球市场”的发展思路,在区外拓展种植面积,在区内建设品种选育中心、技术推广中心、批发营销中心和深层次产业开发利用先行区。

  以“绿色食品牌”为引领,立足构建大农业、大生产、大流通体系,打造更加完备的产业链,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在全省小香葱市场占据50%的份额,对全国小香葱市场价格变化具备一定的话语权,实现年总产值20亿元目标。

  推动小香葱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抓好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这个关键环节。围绕培育一批发展潜力较大、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小香葱产业龙头企业,制定优惠政策,实行重点扶持。通过实施加工业提升行动,引导龙头企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产品精深加工,构建三产融合发展体系。在健全完善与鲜品销售配套商品化处理、冷藏、物流等产品初加工的基础上,开发脱水、速食品等深加工产业,提高附加值,延长供应期。加大产品生产经营对外开放度,鼓励和支持外来企业与区域内的农业主体联合经营,扩大规模,形成整体优势。

  推动小香葱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抓好标准化建设这个关键环节。加快制定红塔区小香葱种植地方标准,加快建设品种选育中心,鼓励和扶持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进行试验示范推广。加快建设良种繁育基地,使品种特性得以恢复,产量和品质明显提高。加快技术推广中心建设,建立企业与政府、科技部门相结合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综合集成耕作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商品化处理等技术措施,形成生产标准化技术支撑体系,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通过整合项目,加大扶持力度,构建绿色发展体系。

  推动小香葱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抓好流通体系建设这个关键环节。加快建设以小香葱为龙头的滇中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完善销售服务体系,做到产地和销售地市场相匹配、有形和无形市场相结合,形成公益性农产品市场与其他市场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流通新格局。加快建设小香葱交易中心,支持专业营销公司和民间中介组织发展,培养农产品销售经纪人和营销大户,形成全方位的营销网络。培育各类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推进小香葱产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建立以跨区域公益性大市场为龙头、区域产品批发市场为骨干、田间市场为基础的电商交易平台,拓展销售渠道。

  着力破解五大瓶颈

  要把小香葱做成大产业,必须直面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着力破解转变发展理念落后、行业自律较弱、基础配套不强、品牌建设滞后、绿色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五大制约瓶颈。

  在转变发展理念上,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绿色发展革命,立足于总部经济,把红塔区小香葱产业打造成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社会化服务的大产业发展格局,形成红塔区特有的小香葱绿色精品品牌,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群众收入的增长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

  在推动行业自律上,要通过成立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服务、咨询、沟通、监督、公正、自律、协调的职能作用,使其成为政府制定和实施产业规划、产业政策的帮手;使其成为执行行业发展规范和生产标准的主体;使其成为推动行业科技创新、科技推广、科技服务的载体;使其成为建立公平竞争机制,推动规范经营的主力。

  在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上,要着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抗旱防洪除涝能力,通过实施国家农业节水行动,加快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建设一批重大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在生产管理房、农事用房及企业厂房临时用地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并加强管理;在种植基地与企业用电上,按农业用电收费标准执行以降低成本。

  在推动品牌建设上,要按照“三品一标”的要求,以产地环境改良、肥料施用、病虫害防治、产地设施建设等为突破口,实施产地和产品质量认证,健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重点提高基层监管能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建设集生态种植、绿色生产、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小香葱生产基地。完善市场体系建设,采取综合措施打造有影响力的红塔区小香葱品牌,辐射带动全区以小香葱为主的农业产业提档升级。

  在推动绿色发展上,要明确主体责任,始终将水资源的保护、土壤的修复、环境的治理贯彻到产业发展全过程,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实现产业发展生态化。以产品质量控制为目标,加强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围绕生产过程中的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完善规章制度和监督制度,实现质量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收藏

评论

请登录 后评论

热门评论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