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樱花携手非遗袭来 尽显浪漫厚重之美

2019

04/10

15:32

来源

云南季

圆通山位于昆明市区,占地26公顷。因山色葱茏,巨石盘亘,古称螺峰山。元延祐年间,云南省行中书省左丞阿昔思在螺峰南麓的南诏补陀罗寺原址创立圆通寺,山因寺而名,又称圆通山。圆通山因林木葱郁,古时有“螺峰叠翠”之誉,为昆明老八景之一,历来为登高赏景胜地。

依托圆通山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昆明动物园,凭借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充分发挥文化传承和创新方面的社会职能,向广大群众传播科普知识,有效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知识、人文历史的认知渴望与保护意识。

DSC04909.JPG

圆通山种植樱花、海棠等奇树异木已有百年历史。是国内长势最好、形态最美的一片樱花林。每到三月,樱花、海棠花红白交映、花团锦簇、壮丽多姿。著名散文家李广田先生曾留下“春光似海,盛世如花”的名句。

每年,当第一缕春风掠过昆明,圆通山的樱花和海棠便次第开放,千余棵花团锦簇、绚丽多姿的樱花和海棠交相辉映成一片绯红的花潮。圆通山的樱花主要包括数千株云南樱花、日本樱花,呈粉红色,花开时花朵一串串,犹如铃铛悬于枝头。

DSC04940.JPG

每年此时,市民们到圆通山公园观花的脚步最勤。有的扶老携幼漫步海棠道上,呼吸着扑面而来的淡淡花香;有的情侣牵手徜徉在樱花树下,沐浴着浪漫的樱花雨。粉嫩的樱花一团团、一簇簇悬挂在枝头,在轻抚的微风中,它们“摇头晃脑”好似述说春天的故事;纤柔的海棠,一束束仿佛含情脉脉的“淑女”,在金色的阳光下,舒展优美的身姿,为如织的游客带来舒心和宁静。

三月登临圆通山踏春赏花,成为昆明延续已久的传统习俗。年年岁岁,东去春来,百花吐蕊,圆通林园,樱花盛开,市民们走进公园,邀亲聚友,踏青赏花,迎接春天的到来,就此形成花海人潮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DSC04927.JPG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赏花名句,正是圆通山“花海人潮”的真实写照。

“圆通樱潮”景观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自50年代开始兴盛,至今不衰。每年初春时节,圆通山上的云南樱花和垂丝海棠盛放如花海,姹紫嫣红,来自四面八方的赏花人,如潮水般涌上山上,络绎不绝,花海人潮,蔚为壮观。“圆通樱潮”具有的独特的地域特色和鲜明的文化个性,与昆明市民文化生活密切相连。

DSC04931.JPG

作为有近百年历史的赏花盛事,“圆通樱潮”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深深融入城市文脉和市民生活之中,成为昆明历史文化名城独特的人文风景。

2005年“圆通樱潮”被列为昆明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经政府批准公示为云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昆明新十六景之一,“圆通樱潮”享誉海内外。

  

DSC04933.JPG

2015年2月19日至3月25日,以“圆通樱潮”文化为依托,“昆明市第十六届樱花节暨第一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昆明动物园成功举办,盛况空前,影响巨大,吸引百万民众走进公园,赏花观展,参与非遗保护宣传,体验非遗文化魅力,并成为昆明市传统文化保护成果展示与非遗保护宣传的重要平台及文化精品活动之一。

DSC04941.JPG

自2015年起,“圆通樱潮·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已连续举办五届。五年来,在“圆通樱潮非遗展—传承人作品展览展示”活动中,有昆明市国家、省、市、区各级非遗传统技艺项目“石林彝族撒尼刺绣”“昆明乌铜走银”“昆明剪纸”“宜良木雕”等共320多件非遗实物和传承人手工作品在“非遗传承人作品展厅”内展出。这些传承人手工作品类别丰富,制作精良,工艺精湛,千姿百态,深受游客的喜爱。他们不仅展现了各级非遗传承人的独门绝技和精湛的手工技艺,也呈现出云南省开展非遗保护工作以来的辉煌成就。

(责任编辑:朱倩)
收藏

评论

请登录 后评论

热门评论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