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寻记香格里拉冬天的苍凉之美

2019

03/21

11:34

来源

云南季

“你对香格里拉最开始的印象是什么呢?”应该是,如大学同学所说,“6月高考你们洒水降温,我还穿着羽绒服”。这是我最初对香格里拉的印象,那是一个夏季山顶仍积雪,需要穿羽绒服的地方。

香格里拉,是迪庆藏语,意为“心中的日月”。从昆明出发,导航定位终点香格里拉,直线距离600多公里。多数人在夏季前往香格里拉,那边的夏季,天高云淡,雪山融化,牛羊成群,水草肥美,不时飘过的云雾,盘亘在云影落下的山间,牛羊在草甸上奔驰。

而冬季,是怎样的呢?我们将用双眼去为大家记录冬天的香格里拉。

进入香格里拉,在低海拔地区,还能看到牛羊在草甸上漫步。随着海拔的升高,在夏季隐藏在植被下的石头显露出来,光秃秃的山失去了夏季的生机,青紫寂寥,不断刮过的风塑造了它的体魄,巍峨屹立。经过的村寨,炊烟袅袅,贫瘠而荒凉。

image001.jpg

▲冬季荒凉的纳帕海

透过车窗看到天还是蓝的深邃,万里无云。但车外冷冽寒风呼呼的吹,室内的温暖只是假象。抬头可见的壮美雪山,是这个时节里最美的画卷。

▲路途中遥望雪山一景

不负信仰

去香格里拉的人有很多是执着于寻找心中的信仰,遇见不同人,经历不同的事,在旅途中发现自己和找到自己。而有的人生活在香格里拉,从小就有着自己的信仰,并一直坚守着。

驱车沿214国道驶向香格里拉的路上,美丽的景致总是目不暇接,高山草甸、湖泊、青稞架、藏族村落,路上随处可见的藏香猪,在高原云彩和阳光的映照下,幻化出迷人的色彩。这时,我的心早已飞到香格里拉,一块曾经与世隔绝的秘境,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远处仿佛仙境般的梅里雪山群 

藏香猪是我国唯一的放牧型猪种,生长在海拔3000—4000米的高原地带,以天然野生可食性植物及果实为主食,成年猪一般要生长两年左右。

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激发了我们对藏香猪这一神秘物种的好奇心,我们决定前往养殖藏香猪最出名的地方—德钦县,一探究竟。

香格里拉德钦县藏香猪养殖基地—必拥贡社,海拔在3400米左右,掩映于群山环抱当中,正好与对面的雪山顶平视。我们抵达时看到山上有藏香猪在奔跑觅食,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使整个村庄充满了梦幻色彩,让人感觉像是置身于仙境中。

▲藏香猪养殖基地—必拥贡社 

村子里很少会有外人来,所以我们的到来让村民们觉得既惊奇又兴奋。

刚下车就看到一个纳西村民热情的跟我们打招呼,让我们去家里烤火、喝酥油茶,淳朴的脸上挂着大大的笑容,在日光的映射下更觉得温暖。这个村民我们叫他永宗爷爷,和永宗爷爷攀谈中得知,他是必拥贡社前任大队长,而村里现任队长是永宗爷爷的儿子。

说话间,远远的看到一个中年男人把成群结队的藏香猪从猪圈里赶出来,几十头藏香猪朝着山头跑去,场面蔚为壮观。

这个中年男人就是必拥贡社的现任队长—此里江初。

 

▲此里江初近照 

此里江初说到,村里养殖藏香猪的历史,现已无从考究,村里世代都是靠养殖为生的,而藏香猪更是村子里的主要养殖产业。

 藏香猪的品质上有“六个最”,即:肉品中氨基酸含量最高,微量元素最高,脂肪含量最低,猪肠最长,猪皮最薄,鬃毛最长,是藏民的传统民族美食。

而能使藏香猪异于普通猪,拥有“六个最”,是由它的生长环境和养殖方式决定的。

藏香猪是我国唯一的放牧型猪种,生长在海拔3000—4000米的高原地带藏香猪在高海拔高寒地区存活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抗严寒、抗恶劣气候、抗病疫能力极强,但如果到低海拔地区养殖,藏香猪体质不适应低海拔气温和气压,则会引发醉氧。

 

▲村子与对面雪山顶平视 

恶劣的天气适宜养殖藏香猪,但对于人们来说却是极大的挑战。长时间生活在高海拔地区,不仅常年气温低,早晚温差大,长久处于氧气稀薄的环境下,对人体心肺功能造成的伤害也是不可逆的。说到这里,此里江初语气中透着坚持,“村子里世代都生活在这里养殖藏香猪,这件事对我们而言,已经不仅是习惯,更是传承,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会坚持下去。”

此里江初接着说道:“山顶有一片放养地,三月开始春暖花开,草长莺飞,山上开始长出很多苜蓿和杂草以供藏香猪食用,我们就把藏香猪赶到山顶去,无人照顾的散养半年多。等到十月天气转凉,草木枯萎,可供藏香猪食用的材料较少,藏香猪自己会下山回到家里,放在村子周边散养,这时我们主要是用玉米杆和红薯藤来补饲,不添加任何助长剂。”

▲腌制好的藏香猪肉,皮薄肉多

藏香猪在离开主人大半年后,下山回到家中,一般会带着几头小猪一起回来。高原生活的藏香猪都是放牧养殖,从出生的那一刻起藏香猪的生存、成长、交配、分娩、哺乳,养育下一代都是在大自然的环境中自然完成的过程。

在大自然的环境中无论高原的天气怎样恶劣,生存条件怎样艰难,藏香猪在放牧的过程中从不住圈舍,也不饲喂精饲料,完全靠各种野草、野果为生,高原独特的地理生态环境决定了藏香猪必须适应。

藏香猪散放在山上原生态慢养,两年才出栏,比一般养猪场整整多出一年多的时间,因以天然野生可食性植物及果实为主食,成年猪平均体重都不足50公斤。

▲挂在树上风干的藏香猪肉 

正是因为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藏香猪异于普猪种的养殖方式,藏香猪生长虽然极为缓慢,但体内芳香物质累积充分,口感是远异于一般生猪的,嚼劲和味道也更胜一筹。正因如此,藏香猪猪肉也获得无公害产品认证。

必拥贡社对面是连片的雪山之巅,村里的藏香猪全天然野生放养,一年只生长20多公斤,它们吃的是青岗菌,草根,虫草,松茸,野果等各类藏药材,喝的是雪山融水,所以藏香猪浓缩各种藏药材精华一身,经过藏香猪身体系统转换过之后温补效果更好,具有非常高的食疗功效。

▲藏香猪肉细节,皮薄肉多 

曾经,有朋友见他养的猪长得特别慢,建议喂养市面上流行的催肥饲料,被他坚决拒绝。“我图的就是纯天然,让大家能吃到真正的藏香猪,我们村里养的藏香猪都不喂催肥饲料,从长辈们开始养藏香猪的第一天就是这样的!”

聊天中,我们了解到,对于整个村子而言,藏香猪养殖已有千百年的历史,这件事对于他们而言,时间越久就越发不仅仅只是为了赚钱和生存,村里世世代代养殖藏香猪,更像是民族传承。而养殖不加催肥饲料这件事,更是整个村子的一种信仰,不能被玷污,不能被摧毁。

 

不负诗和远方

歌词里唱:“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在生活把人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很多人会背上行囊,去寻找自己的“诗和远方”。香格里拉就是很多人的首选,因为这里的高山草甸、湖泊、淳朴的藏民,都是很多人梦中的样子。

而“诗和远方”不仅只有人具备,生活在香格里拉的牦牛,似乎也被赋予了某种灵性。一头叫“雅”的牦牛将带我们走进他们的生活,跟随着大部队一起去“流浪”。

 

▲在山上散步的牦牛 

    清晨太阳穿过薄雾照射着村庄,阳光缓缓铺满了我住的畜圈,我从梁下阴影处走出,沐浴阳光。我听到了爷爷的咳嗽声,然后脚步声慢慢向我靠近,我仰起头,初生的太阳还未刺眼,我看到了爷爷的身影,听到了大家的交谈声,看到房屋上慢慢升起了袅袅炊烟,随后看到爷爷坐在房前,悠哉地喝着酥油茶,通楼顶的楼梯因为长期使用,表面闪闪发亮。

咦,我还没有向你们介绍我自己吧。你们好,我叫“雅”。因为我是一头牦牛,牦牛的藏语名字又叫“雅客”,所以我就被唤做“雅”。

▲牦牛自由在山顶觅食虫草 

我们牦牛又被称作“高原之舟”、“高原之宝”、“高原之魂”。我们对生长环境很挑剔,一般都生活在海拔3000-5000米左右,有时甚至可以去到6000多米的冰川。听到这,估计有人会质疑,明明才进入香格里拉,就看到了在公路两旁闲逛的牦牛,那边海拔也没有到这么高呀?

这是因为,那是杂交的牦牛,与我们纯种的牦牛不同。我们纯种的牦牛一旦海拔较低,成活率也会很低。所以,我们只能高成不能低就。

一提起我们,你肯定会想起“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当你到达西藏,随处都可看到我们同伴的身影。不过,我不是生活在那里的牦牛。我生活在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佛山乡的一个村庄,这里往前走就是西藏的盐井了。雪山、冰川、峡谷、森林、草甸、湖泊……美景在我们这都是很常见的。 

▲从山顶俯视 

我家是一个深藏在澜沧江峡谷的村。如果要到我的家,需要从香格里拉县城出发,沿着214国道方向前行,途经纳帕草原后,再次横跨金沙江,经过茶马古道重镇—奔子栏,翻越白茫茫的哈巴雪山,抵达德钦县,然后到达佛山乡,再接着向上爬16公里左右,弯弯绕绕,不停向上,直到视线快与对面雪山齐平时,你就会发现一个藏在深山的世外桃源。我的家果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你站在村边远远望去时,还可以看到被雪覆盖以及云朵环绕的梅里雪山,抬头仿佛触手可及澄亮如镜的蓝天。

▲沿着盘山公路一路向上 

对了,说了那么多,你有看过我的图片吗?肯定是看过的,毕竟我们牦牛也是很出名的牛了。

我对我们的颜值非常自信,我们有黑褐色的毛发,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身体两侧和胸、腹、尾巴的毛又密又长,而且我们的被毛长度、细度等会随季节变化,以便适应各种季节天气。我们四肢短而粗健,蹄质坚实还有软垫,这样才能适应各种环境。不要被我们威猛的外表吓到,以为不好相处,其实我们的性情非常温顺,是好相处的牛群。

 

▲矫健的牦牛群 

午后,我出了圈门,在村子四周踱步,看着隔壁的藏香猪打闹,互相追赶。依稀听到永宗爷爷说,按照往年惯例,3月15日左右就可以去牧场了,这几天可以准备一下,好去牧场。

我听到后就开始期待,因为这是我第一年去牧场,好奇年年不变的迁徙路是怎样的旅途。年长的牦牛早就告诉过我,等到一定时候就要去牧场了,这边海拔不够,需要往上走我们才能更好的成长。所以,我从很久以前就开始期盼这段旅途了。我在暗暗猜测牧场有什么呢?是否有软软的嫩草、清冽可口的山泉水,是不是有很多的同伴....

但是,他们都不告诉我,说自己的旅途要自己去体验,我们就是在旅途中成长的。说着,风变的大了起来,我又躲回了圈内。

果然,3月15日一早,清晨,村庄静静的,薄雾笼罩,风一吹就移动。爷爷打开圈门,吆喝着我们,我便知道我要出发了。我们一行大概80多头,乌泱泱的一片,走出圈门,我抬头看着穿过薄雾的太阳,顺着去牧场的方向出发,我们在路上边走边欣赏沿途的风景,停在路边休憩吃草时,还可以看到连绵的雪山。我们与它隔江相望,听爷爷他们谈论,这河就是澜沧江,是从青海省唐古拉山流到这边的,据说那边也有我们的兄弟。

 

▲澜沧江流经村子下方 

我们走走停停,走了一天,总算是抵达了牧场。听同伴说,往年他们也是来到了这里,这里海拔4000多米,适合我们生存。

爷爷交代着,他们要10天左右才能过来看我们一次,我们要一直在牧场待到12月左右,长达10个月的“流浪”生活就要开始了。

去到牧场的第二天,我睁开眼,看到周围的景色,愣了愣想起来,我已经不在家里,所以看不到升起的炊烟。我开始有些不习惯这样的生活环境。不过还好,我们牦牛天生适应能力强,有耐苦、耐寒、耐饥、耐渴的本领,人迹罕至的高山大峰、山间盆地、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原等各种环境都难不倒我们。我对这里都充满新鲜,常与同伴在牧场闲逛,观景赏花、聊着隔壁不知道哪家牦牛的八卦。这时,我听到远处同伴的叫唤,我们叫唤的声音有点似猪,所以,我们有时候也会被叫做“猪声牛”。

▲牦牛养殖基地与雪山顶平视 

我们每天的生活作息大致相同,一般在夜间和清晨出来觅食,吃针茅、苔草、莎草、蒿草等高山寒漠植物,在夏天就用牙啃,到冬天就只能用舌头舔,渴了就喝雪山融化的雪水。

白天的时候,就会到荒山的峭壁上,站立反刍,或者躺卧休息、睡眠。当一个地方的植物吃的差不多时,就跟随着大部队转移,去寻找新的栖息地。

很多人说,遇到牦牛时,我们总是呆呆的、一动不动、仿佛时间都被禁止了,就会猜测我们远游的时候会睡觉。其实,远途旅行我们时不爱睡觉的。偷偷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我们是通过凝望星辰来记住地理方位,所以永远都不会迷路。 

太阳东升西落,时间不断的流逝,在这过程中,我也慢慢的在长大,变得强壮又结实,身上的毛发也长到快要及蹄,牛角坚硬漂亮。

随着天气转变,气温骤降, 我知道我的归期将近,内心期待着回家,不知道家中对面的苹果树今年结果了吗?毕竟,今年离家时候才抽条发芽。离家的牛啊,思家情切,大概下次爷爷再来时就是归期了。但有点遗憾,不知道明年再来时,隔壁的牛还是不是今年这一批。

 

不负自己

你为什么总想去香格里拉,是因为还不曾在松赞林寺朝拜焚香,在圣洁的氛围中进行一次灵魂的洗礼,在极乐净土虔诚的祈祷;是因为还不曾到普达措,看她在不同时刻的阳光照射下,到底有多少梦幻颜色;是因为还不曾见到过本地人对信仰的坚持,在我们每个迷茫无助的夜晚,能给自己力量。

▲松赞林寺外的转经筒

清晨,从香格里拉县城往德钦方向去寻找汤堆村。当看到公路一侧竖起大大小小“黑陶专卖店,尼西土锅炖鸡......”的招牌时,就知道快要到达汤堆村了,可谓是未见其村先闻其名。

汤堆村,隶属于香格里拉县尼西乡,曾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这里不仅保留着古朴的藏族民风和诱人的古老情舞,还传承着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民间黑陶制作工艺。今天我们就跟着尼西黑陶的传承人走进黑陶制作,一探千年传承工艺的奥秘。

汤堆村位于公路下方,车子沿着蜿蜒的路一直往下,车速开始变缓慢,透过车窗看到了这个位于山坝间的“尼西古陶”村,根据考古发掘,尼西的制陶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3000多年前的石棺文化时期。

▲从高处往下看的汤堆村 

车子最终停在两层高的楼房前,这是2016年开始修建的,去年拉茸肖巴一行人才搬到了这里。在厂房前,我们看到了拉茸肖巴,他戴了一副框架眼镜,典型的康巴汉子,肩宽步阔、目光深沉、古铜的肤色健康而凝重,略微微卷的头发。

 

手与泥的触碰,千年技艺的延续

肖巴带我们走进位于右边的厂房,里面桌上陈列着一些还未烧制的黑陶,黑陶还保持着泥土原本的颜色。门口右边堆放着一堆泥土,“这是做黑陶的土,是从离村子几公里的地采集来的”,肖巴说。

制作一件尼西黑陶,大致有五个步骤十一道工序,备料、塑形、雕花、阴干和烧制,选料、采土、打土、筛土、配比、和泥、打磨、阴干、风干、烧制、打磨。从采集陶土开始,到完成一个作品需要大约一个月的时间。

 

▲正在制作中的黑陶 

尼西黑陶一直都沿用原始的制陶方法,从选料、制作再到烧制,整个过程都不借助电动转轮或其它现代化的机器,只使用一方木案、几件自制木头工具,通过人眼目测,凭借长期摸索得来的经验,来制作黑陶。拍、打、切、削,几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却蕴含了许多力道与技巧。

尼西黑陶用料很讲究,所使用的原料是当地挖来的几种材料混合而成,其中最主要的是一种是汤堆村附近山上所特有的红色黏土。所以,黑陶是汤堆村所特有的,肖巴也试过用其他的土来制陶,但是烧制出来的器具表面会起泡。

 

▲肖巴正在制作酥油茶壶 

还未正式开始制陶,仅在原料上就已经花费了许多的心血。

采集回来的土主要有白黏土和红黏土,首先要将采好的红土与白土分别装袋,按比例混合后晒晾。再用陶棰“腊土”敲击土块,使之细碎。敲碎土块后,还要用筛子筛出细泥后装袋。最后,从袋中倒出羼好的沙子泥,堆成圆堆状,往沙堆倒入水后,迅速用双手搅拌沙堆,取搅拌好的沙泥揉搓成圆状陶土,用塑料布裹好备用。

屋子里面火炉在冒着热气,上面的水壶里的水呼呼作响,肖巴和同伴坐在工具台前准备制陶。

 

▲认真工作的肖巴 

肖巴正在制作一个酥油茶壶,他用铁圈把操作台板上残留的黏土刮削干净,取了适量的泥团,接着从泥团上取出一块泥土,用拍片拍打做成茶壶基底。然后又取一块泥土用拍子在案子上打成长条状,在基底座上盘成器型,这叫盘桥。再根据器物形状,用拍片打成酥油茶壶大体轮廓。

肖巴将结合处用手捏拢,左手指腹触摸茶壶内壁感受壶身的厚薄,右手用拍子拍打茶壶外壁,边拍打边整形,让壶身变得光滑、平整、成形,再用到轻轻刮去多余的泥。

 

▲不断拍打造就结实的陶器 

啪啪啪....的拍打声就是肖巴与同伴每天的日常,“我大致数了一下,制作这样一个酥油茶壶,需要拍打8万多次吧”,肖巴说。在这8万多次的拍打声中,手与泥彼此磨合变得默契十足,一团不起眼的泥团泥也慢慢演变成精美的器物。

肖巴的右边摆放着一堆的木制工具,大大小小有20余件,这些工具全部为手工制作,料材也有讲究,都是檀香木、杜鹃干、核桃木。

而这些也仅是制作的工具。认真算起,制作陶器的工具要从采土算起:十字镐、竹编篮子、筛土工具、木制手槌、各种模具、木拍、木刮、木垫等,大概 50余件。

▲尼西黑陶的制作工具

耳濡目染于黑陶世家,梦想成为一名陶艺人

肖巴家是黑陶世家,他已经是家里的第八代传人了,他的爷爷嘎玛定主是云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爸爸当珍批初是国家级尼西黑陶非遗传承人。

所以,他从何时开始学习黑陶制作的呢,他也回答不出具体的时间,“我的启蒙老师是我的爷爷,我从小跟着爷爷学习,初中毕业之后,就跟着我父亲一直在学,大学毕业以后,因为喜欢做陶艺,也就开始继承我父辈的手艺”。

肖巴是云南民族大学藏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问及大学毕业后,为什么又回来继续做陶艺?肖巴微微一笑:“因为我喜欢陶艺,我从小就在拍拍打打的环境下长大,对陶艺是热爱的。在大学期间,我去实习的地方也都是陶瓷厂,在大学里面我认识了一群艺术学院的同学,他们暑假会到这边来采风,里面有的是学设计的、陶艺的。他们很羡慕我,觉得我有这样的条件。我自己又喜欢,我为何不做一个这样的人呢?”

 

▲肖巴近照 

从厂房的左边转进去就是烧制黑陶的地方,最大的窑为柴窑,一次可以烧制300余件黑陶。在这里可以看到已经烧制好的黑陶。上面的装饰有刻画的、捏塑的、浅雕的、深雕的、镶嵌的等等。

尼西黑陶的烧制还不同于一般陶器的烧制,普遍明火烧制,两根木柴并排放为一组,依次将大小陶器摆放在底架上,再把木柴直立插入柴堆空隙及外围,形成一个火焰状,木柴堆架中间留出气孔,再备锯木灰一堆,在堆放的木柴,陶器四周均匀放上一圈易燃的栗树枝叶,用来引火,让火从外向里燃烧。

 

▲刚成型还未进行烧制的茶器 

在燃烧的过程之中,还需要不断用木棍戳火堆透气。等到木柴燃尽之后,要立刻把准备的锯木灰倒于火堆之上,将所有胚体焐住,木屑的闷盖造成火堆内部缺氧,形成了还原气氛和有机碳素的渗透,陶器就变成黑色。

我们在展览室看到两个不是黑色的古陶,肖巴说:“烧制黑陶的温度应该控制在850到900度之间,才会用还原成黑色。黑陶其实属于低温陶,这两个是温度1150度与1165度的,所以还原出的颜色不一样。”

 

▲制作完成的黑陶陈列在展览室 

在传承手艺的路上,肖巴一直在努力。最初也遇到过压力、沮丧。 “我毕业之后烧了4次窑,都失败了,我也一直在和我爸爸沟通学习”,肖巴认真的钻研,不断的尝试、与父亲探讨学习,现在,他的成功率已到85%左右。

 

在发展中传承,用技艺“养活”一村人

由于近几年大家对传统手工艺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黑陶也渐渐的走出了藏区,远销其他城市,“我们现在有三家实体店,2家在香格里拉,一家就在尼西,最近这几年黑陶生意还是挺好的。”

但,肖巴也说,“传统的器具市场只能在藏区,要想进入到一些大城市并卖出去,就需要不断的创新,这样也才能更好的传承这门手艺。”

黑陶要达到一个更高的平台,就需要有人走进来,带来新的东西。为此,肖巴与设计学院签订了意向性合同,12月底就会人过来, “他们主要为我们带来设计,为黑陶注入一些新的元素。”

 

▲制作精美的陶器 

肖巴的话,让我们想起刚进门时看到的水杯,一个简单的水杯,也被雕刻上了细致的图案,一只水麒麟卧在杯面上,细小的鳞片栩栩如生。“现在有人也过来学习制陶,我是真的希望、也非常愿意有人过来学习,父亲一辈的愿景就是带动这个村的发展。就像景德镇、建水那样,他的技艺能够养活一个城,我们这个村子不到100户人、人口不到1千、也希望这个技艺可以养活我们这个村子,发家致富。”

“我读完大学回来继承手艺后,周围是有质疑声的,大家也都会问很多为什么读完大学还回来,为何不初中毕业、高中毕业就回来学习,说不定比现在更好。但是,我喜欢陶艺,我也在为成为一名陶艺人在努力着,”肖巴哈哈一笑,并不在意别人对他的质疑声,他接下来的规划就是好好的学习陶艺,再过几年回学校读研究生,考一个与陶艺相关的专业,继续研究做陶,将陶做好做精。

路途的最后一站,我们去到了与德钦县紧邻的西藏盐井,盐田是这里独有的一道人造景观。

盐田,其实是在汹涌澎湃的澜沧江边搭建的一些土木结构的平台。顺着盐田之间的小道下坡,盐水井就挖在江边。这儿的盐水井有的深近10米,人们将卤水存储在盐田边的槽沟里,其他的人将卤水从槽内舀出倒入盐田里。

 

▲盐田正在经受太阳的暴晒

经过一天日头的暴晒和江风的吹拂,第二天,盐田里就会结晶出白色的盐粒了。盐民在澜沧江两岸上建起几千块盐田,每次灌满卤水,两三天就能收获结晶盐。

 

 ▲阳光下的“巧克力”

站在盐田高处看,盐田活像一块块巧克力,那些有结晶盐的盐田就像一杯卡奴奇诺,等待你品尝。欣喜这次与香格里拉的相遇,惊喜于初见西藏一角,未来的西藏季,不知是何风景?

 

(责任编辑:朱倩 余志佳)
收藏

评论

请登录 后评论

热门评论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