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易武古道——数不尽的繁华 望不穿的厚重

2019

04/19

14:07

来源

云南季

易武,是贡茶之乡,也是滇藏线茶马古道的起源,随着岁月的流逝,易武似乎已不复当年繁华。但踏上古道,一座座古镇村落正在讲述着那些忽远忽近的岁月传说,一件件沉睡了多年的马帮器物也准备再叙茶马古道的前世今生。重走茶马古道也许太过遥远,但与普洱茶有关的那段历史,却是每一个爱茶的人都应该熟知并铭记的。

 

寻根茶马古道

唐代中期以后藏区居民逐渐养成日常饮茶的习惯,而藏区并不产茶,需要通过跨境贸易从四川、云南等茶叶产地输入茶叶。在农耕时代,马不但是重要的生产和交通工具,也是古代中原王朝重要的战略物资。优质战马的获取对于组建骑兵部队,从而与周边势力开展军事对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后中原地区并非优质战马的原产地,需要从周边产马区输入。

由此,中原地区用“农耕区”的茶叶与西北“牧区”的马匹进行互市,成为多个朝代的一项重要国策。“茶马古道”这一商贸类型的文化线路由此产生。

aff7b8d36428f21505a54c78d32d5f8.jpg

历史上的茶马古道线并不是只有一条,而是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它以川藏线、滇藏线、青藏线为三条主线,辅以众多支线构成的道路系统。

易武镇作为云南进藏的重镇,是滇藏线的源头。因其盛产茶叶,自唐宋起,各地来的马帮在赶集日前一天就回来到镇上投店住宿,在赶集日购买当地茶叶,然后通过人背马驮的方式把茶叶运进西藏。在西藏地区把茶叶销售一空后,再买些马匹赶着回到云南销售。如此循环往复,千百年来经久不息,他们用双脚和马蹄踏出一条条崎岖绵延的茶马古道,同时也赋予了这条汉藏古道浪漫而传奇的色彩。

 

弥漫在古道上的文化气息

漫步茶马古道,虽已不见当年盛况,但古道上留下的许多痕迹,都在告诉我们,那些年的繁华是真实存在过。看着沿途风景,似乎依然可以嗅到当年马帮活跃的气息,听到那哒哒的马蹄声。

ac0eff1e92d77c051e9cd49121e114f.jpg

 

坚守在古道边的倔强炒茶人

在易武段茶马古道上会遇到很多条岔路,而每一条岔路延伸出去的终点都会到达一个产茶的村寨。

村寨里,几乎家家户户种茶,每年一到制茶最繁忙的春季,走在乡间小道上,随处可见的就是易武炒茶人,站在各家门前铁锅旁,仔细翻炒着茶叶。茶叶十分娇嫩,炒茶人得像对待小孩一样精心伺候它,所以手上动作细致而温柔。

e21e97cdc548c8e509a4d0088529da9.jpg

易武村寨里的炒茶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用双手对茶叶进行炒制,因此易武炒茶人的双手是黑而粗糙并布满老茧的,鲜茶在炒茶人的手中翻炒、团搓,逐渐成团,茶叶的清香也随着蒸发出的水汽四处飘散,使得整个茶区都弥漫着这股清香味儿。

 

古道上的伫立者

除了炒茶人外,在茶马古道易武段不得不提的还有另一独具特色的标志物——古茶树。

49fcafc0123d1afbabe62b1a75cf9a1.jpg

易武种植茶叶历史悠久,自唐代起就通过茶马古道进行茶叶贸易,走在这段茶马古道上,路边不起眼的一棵茶树,或许都已经是存留上百年的古茶树,几百年来,它们静静地站在这里,看着这条道路的繁华和衰败,帮我们记住那一段历史。

这些古茶树汲取天然养分,生长繁盛,风一吹过,沙沙作响。行人累了,便靠在古茶树脚下乘乘凉,歇歇脚,好不惬意。

 

不见繁华,带不走的只有你

唐朝以后,大量汉人涌入易武进行茶叶交易。尤其在清朝年间,上万汉族人在易武开垦荒地,移植茶树,易武茶叶飞速发展,那时,商贾云集,开辟茶园,建立茶号。那之后的几百年商旅往来不绝,山道马铃声不绝于耳,一派兴旺景象。

544690aa10102e4093c72e16ee348c7.png

如今,走在茶马古道上,脚下的青石板显得更加清新锃亮,依稀还能辨认出几百年前驮茶经过的马蹄印。这些都是茶马古道独有的印记,如今虽没有了马帮的高谈论阔也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显得格外清静。但这些岁月留下来的痕迹,让我们仍能走在古道上,遥想那马蹄达达与悠悠驼铃声。

 

“贡茶第一镇”的成长之路

易武种植茶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唐代以后易武茶才进一步走向了繁华,到明清时期,更是成为走进清代宫廷的贡茶。易武镇更被称为“贡茶第一镇”。

d484ecaf21ddf538b30ac7eb30f05f21_mp46617690_1449296316046_1_th.jpeg

而易武的茶叶能成为天朝贡品,与它的各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不是仅靠一方面就能获得如此殊荣。

我们知道,易武自打唐代开启了茶马古道贸易之路后,各地茶商纷至沓来,为易武茶叶打开了宽广的交通网。四通八达的茶马古道为茶叶提供了输出便利,这是它成为贡茶不可或缺的因素。

但打铁还需自身硬,易武茶叶能让古代皇室一品钟情的根本原因是,自古以来,它的生长环境与其他茶叶有很大的不同。易武山山高雾重。温热多雨,土地肥沃,是难得的产上好茶的好地方,且易武古茶山海波在656-2023米之间,具有温湿、温暖型两种气候特点。不同的气候条件造成了不同的生态环境,这是其他茶山不可比拟的。

c50d74a776a073ee8c6efb56664543dc_content_qq_20190126164226.png

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下,易武产的茶香、甜、甘、润,在古代能品到这样品质的茶实属难得,这为易武茶后来走进皇室奠定了基础。

自身硬件上占了优势后,需要的就是一个机会。据史料记载,给易武茶带来成为天朝贡品的机会出现在康熙年间。

那时,云南督抚采买5担普洱茶送进京城,供内廷引用。没想到皇家引用一次之后,就被这香润回甘的味道所吸引。后来就成定例,按年进贡一次。

683a16c055b3552b58345b015829546a_20121220044352318.jpg

但初期的贡茶是采自六大古茶山,而不是仅由易武茶山提供。一直持续到道光年间,因销路受阻和市场消退等原因,另五大茶山开始衰落,易武茶山的茶叶产量占据了贡茶的三分之二,便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当时茶叶交易和集散中心。

也是从那时起,易武茶山就承担起每年进贡茶叶的重任,也正式成为贡茶茶源之地。

易武成为贡茶茶源,是结合天时地利人和的最终选择。而易武也因“贡茶第一镇”这个名号,成为后来乃至现在各地茶商的朝圣之地和必争之地。

那些遗留在历史长河中的易武茶香

易武是至今犹存的百年老茶的诞生地,百年来,易武茶叶产量居高,也留下了不少臻品,引得各地茶商尽折腰。易武古茶中最负盛名的是中茶88传奇青饼和勐海茶厂99绿大树,经过20多年的时光沉淀,这两类茶成为当代爱茶者竞相追捧的对象。

5fee38d8cb12191a9e3323fba3658617_2015110909292012992.jpg

茶不可貌相

中茶88青饼,于1988年至1992年生产于勐海茶厂。当时88青饼生产出来后,没有经过入仓,因此被认为太干和太青,故无人问津。后被一位批发商低价收购,经过二十多年的陈化,转换成为滋味、口感、香气都上乘的优质普洱茶。在2013年后再次出现在世人面前,受到茶客的追捧。因身世传奇,后被世人成为“普洱传奇88青饼”。

74d4e436da7f4078f7fb5bd3a623604a_content_wechatimg2459.jpeg

88青饼是那一时期唯一保留到现在的茶饼,因此价格不菲,许多爱茶者,辗转几地,只为能一品茶香。

 

沉淀20年的勐海茶香

除了88青饼外,还有另一种古茶也深受各地爱茶者的追捧,堪称是90年代末的明星产品,它就是勐海茶厂99绿大树。99绿大树是在1999年由广东茶商叶柄怀先生当年请人收了春秋两季的易武料,委托勐海茶厂拼配压饼,专门为运往台湾的定制茶,因包装上有棵绿色大树,即被称为99绿大树。

34288276d6f02dd14c8f27a3928cc109_mp56272956_1453658649614_9.jpeg

99绿大树运回台湾后,便没了踪影,近年来才陆续在市场上出现,经过20年的岁月沉淀,变化出传统的勐海茶香,甜润、厚实、有茶力!深受各地爱茶者的喜爱。

99绿大树是易武正山野生茶特级品,从首次面市,到后来不断被人们所熟知和认可,“绿大树”已不仅仅是一款普洱茶,更成为普洱茶界的一个符号、一个认知。

 

当你抵达这里,那些关于易武的传说似乎已经渐行渐远,那条古道也几乎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但易武茶在普洱茶江湖的地位,依旧极受茶人追捧。每年上茶季,易武古镇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仿佛重现“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十万人”的盛况。

(责任编辑:朱倩)
收藏

评论

请登录 后评论

热门评论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