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这里的傣陶,有文化、有坚守、有匠心

2020

04/09

09:42

来源

云南季

大家所熟知的云南,四季如春,风景如画,民族如林。其实,云南还有不被熟知的大美文化——云南陶瓷。在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中,当地勤劳的多民族历代人民,用自己灵巧的双手,赋予智慧的结晶,烘托造就出众多世人称奇、传承千古的陶瓷工艺美器,玉溪华宁陶、红河建水紫陶、迪庆尼西藏传黑陶、曲靖潦浒土陶……其中,值得一提的便是西双版纳慢轮傣陶,这是一项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古老制作工艺,四千多年历史的原始传统手工制陶术现今仍被完整保留下来。

b8a8cba2b0514ba0bdb986339a98497d

2006年,傣陶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人得以认识到这一泥上的艺术文化,如何让这项精美的技艺和文化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是傣陶技艺传承人的梦想和追求,今天金盏云南季将带您一起见证傣陶的传承与创新。

04c7a742fda34620a2c2a0b2a9654754

对话傣陶传承人(玉章凤)

为了解开傣陶身上流传了千年的文化密码,在博宫莎湾傣陶世家傣陶传习所内,我们见到了流传千年的手工技艺——首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传承人玉章凤。玉章凤为傣陶世家第四代传承人,在父亲的熏陶和传授下,17岁就能独立制作傣陶。为进一步把傣族慢轮制陶技艺发扬光大,她于2012年成立景洪博宫沙湾手工作坊,推动传统傣陶结合并融入时代需求,在发展中传承,将傣族慢轮制陶带去更大更远的世界。

fec25a6e501041ed8b124be171ad8c22

博宫莎湾傣陶世家傣陶传习所内,陈列展示了傣陶灯罩、傣陶花瓶、花插,以及各种造型的傣陶茶壶、茶杯、茶叶罐等等。采访过程中,管理员玉香囡(玉章凤的姐姐)说道:"我们在深入挖掘傣族陶器经典款式的同时,不断摸索改进傣陶的制作技艺和造型,学习借鉴江西景德镇和云南建水陶艺大师制陶经验技术。尤其在茶具上,西双版纳是普洱茶及普洱茶文化的源头,历史上,本地普洱茶的煮茶及饮用器物一直以傣族陶器为主,傣陶与普洱茶的结合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傣陶与普洱茶是不可分割的本地传统文化。

98861235a6fe445f83e2969315240274 (1)

傣陶茶具可让普洱茶充分舒展、孕有陈香、原枝原叶,将普洱亲的香醇的味发挥得淋满尽致,用傣陶存放普洱茶,可以让普洱茶获得充分的呼吸。创作出既符合传统普洱茶冲泡特点,又具有傣陶文化特性的茶器,重新唤醒傣陶对普洱茶文化的载体价值。在纹饰方面,我们将各种将象征圆满、吉祥的"五树 "和"六花"的形象加以提炼并运用还将傣族图腾孔雀、龙、凤、狮、象等佛教吉兽融入傣陶中。"

f7ed5cada558481f8a7416235afb72b1 (1)

7fc82c6a5a144b829b0dfbc2a06dc514 (1)

AAA_8045

探访傣陶文创人 (邱以胜)

泰象陶,位于西双版纳景洪市告庄一隅,热闹的集市旁的僻静彩色小房,椰林葱郁,四处弥漫着自然中泥土的气息。展厅内,呈现在眼前的是无数个由傣陶制成的茶罐、灯罩、花瓶、碗盆等陶制品,虽然看似质朴,但无不体现着傣族的文化与历史。泰象陶由邱以胜教授带领的团队创立,他们将传统与创新结合。

DSCF0180

为了研究傣陶,邱以胜走访了上百个傣族村寨、上百座傣族佛寺,并成立了一个由少数民族手工艺文化研究专家、傣陶手工艺人、设计师组成的"泰象陶"团队,专门致力于傣陶设计与生产、研究与传习、营销与推广。邱以胜说:"傣陶被注入了太多的傣族的智慧,以及民族精神和自然灵性,具有禅意和佛性色彩。现在,他的团队挖掘傣陶、设计和开发傣陶,目的就是重新诠释傣陶,把傣族精神用实实在在的器物表达出来,让大家读懂傣族的文化和精神。"

DSCF0086

过去,陶器价廉物美,深受傣族人民喜爱,随着外来文化的影响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大部分的陶器已经淡出傣族人民的生活,傣陶传统工艺也处在濒临灭绝的边缘。面对传统工艺的困境,邱以胜认为只有制作出适应当代人生活,符合时代审美需求的陶器才能挽救这门古老工艺。他带领团队用三年时间,设计了六百余款陶器,涵盖了茶器、香器、景观陶灯、民族餐具等。他对雨林文化的理解在傣陶创作上得到了淋漓尽致地体现,融入雨林元素的新傣陶艺术形式丰富,形成了有别于全世界陶艺的"热带雨林风格"。

DSCF0135

在工艺制作上,邱以胜保持了传统的工序,但在工具上,邱以胜做了大量的创新和研发,比如制坯时使用的手动慢轮转盘,邱以胜改用电动转盘,能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最后一道烧制工序,邱以胜也由传统的平地堆烧改良为用先进的烧窑机器烧制,确保烧制时的温度更高,让陶器成品更为坚固耐用。而邱以胜最为显著的创新,则是器表装饰的工具。对于这些改变,邱以胜认为,这是必然的,只有在原有的传统上创新融合,让更多人接受使用,才能更好地促使傣陶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DSCF0140

火与土的艺术

泥做与火烧,人工与天成,历经无数道工序方成一器,这便是傣陶的魅力。它蕴藏了人类生活进程中所有的文化密码,所谓"一叶菩提",从日用器皿到审美赏玩,从平民百姓到王公贵胄,陶瓷的金木水火土五行元素,因烧制而涅槃,流通传承,经久不息,构筑起了一条跨越千年漫长而完整的时光通道与文化长廊。

368316d74804480b9393fbee2247d01f

用慢轮来做陶,分为取土、舂筛、和泥、制坯、器表修饰、晾坯和平地堆烧几个步骤。制作时,只能用泥条一段段地往高里盘筑,速度很慢,陶器的厚度也不好掌握,很容易出现薄厚不均,所以更需要对陶土用量的精准掌握。

804f03ec7510463e8cfb2a564cbd2877

傣族制陶,不用窑烧,而是古老的平地堆烧。将干透的陶坯用柴草覆盖包裹住,再在稻草外抹上一层泥土。点火后,柴火逐渐燃烧,泥土层变干发硬,就相当于一个临时的窑炉了。相对于固定的窑炉,平地堆烧可根据陶器数量调整,可大可小,更省燃料,也更方便。

8b892a0ef12f4293b93a9e5d44194ac1

每个傣陶都是一个故事

随着岁月流逝,在慢轮制陶起源与流传过的地方都已不见其踪影,只有傣族艺人将这古老技艺完整保存流传至今,他们用别样的方式重现着过去的生活,铭刻着历史的故事,记述着朴实的生活智慧。

b42476c9f1bb4f679593119649a9a917

傣陶经匠人之手一点一点制作出来,每一件作品的背后都蕴含了美好寓意,时光流转,从历史中走来的傣陶,现在仍在好一位工匠的手中代代传承,他们就像一位守望者,在守望它的同时也不断赋予它新的时代意义。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傣陶一直会傣族的文化历史在其身上记录、延续。人们能通过它读出傣族人的文化和生活,更能被其承载的精神所感染,创造属于自己生活的这个时代的傣陶记忆。

b7ea28dd29d745b4884f4761cabe676b

(责任编辑:张雪娟)
收藏

评论

请登录 后评论

热门评论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