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崴起来的表演—玉溪花灯戏

2020

05/07

17:40

来源

云南季

玉溪这座城市,除了有我们熟悉的云烟和音乐家聂耳,还有的就是当地不得不提的独特表演戏剧——玉溪花灯戏。

微信截图_20200507150039

花灯戏是广泛流行于中国各地的一种传统曲艺。其突出特征是手不离扇、帕,载歌载舞,唱与做紧密结合。花灯戏源于民间花灯歌舞,是清末民初形成的一种地方戏曲形式。大致包含花灯小唱、花灯歌舞、花灯小戏、花灯剧等四种不同层次的内容,在流行过程中因受当地方言、民歌、习俗等影响而形成不同演唱和表演风格。在全国的很多地方,都能找到它的身影,光云南我们能够数出名号的,就有三种派别,它们是:昆明花灯戏、玉溪花灯戏和姚安花灯戏三大支系。

微信截图_20200507152033

昆明花灯保留明清小曲及明清剧目最多,伴奏乐器以胡琴为主;姚安花灯民歌色彩浓重,主要用笛子、梆子伴奏;玉溪花灯革新最早,所以被称为“新灯”,其剧目及演出形式受滇剧的影响较大。而因为创新,玉溪花灯也更加的接近一种剧目,能够有剧本台词的进行表演,把老灯由乡间的团场歌舞推向舞台戏剧化,增强了它的叙事性,为更多人所了解。

微信截图_20200507152207

 玉溪花灯诞生了很多的剧目,有反映农村青年男女爱情与家庭生活的剧目《双接妹》和《出门走厂》,还有滇剧移植或根据善书说唱本改编了《蟒蛇记》、《白扇记》、《金铃记》等大本和连台本戏,在抗战期间宣传抗日救国的现代戏《张小二从军》、《茶山杀敌》,新中国成立后也随之有相应的作品面试,到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将移植剧目《莫愁女》进行了磁带的出版,扩大了玉溪花灯的影响力,近年来更有优秀花灯剧目如《情与爱》、《卓梅与阿罗》等获国家大奖。

微信截图_20200507152330

玉溪花灯在发展的过程中,由最初的演唱江南小曲为主,到建国后成体系的发展,艺人表演成专业化,使得它的音乐逐渐形成以“道情”、“走板”、“虞美情”、“全十字”、“五里塘”五大调为主的曲牌体系,并出现不同风格的表演和演唱。

微信截图_20200507152447

玉溪花灯舞蹈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崴”,由于当地的人们大多生活在山区或半山区,经常行走、挑担劳作在崎岖不平的山路、狭窄湿滑的水稻田埂上,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而不自觉得崴来崴去。时间久了,“崴”就成为了当地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动作,而在花灯活动时不自觉得融入进了花灯舞蹈的动作中。在花灯舞蹈中,“崴”的团不团,动作是否圆范、花哨则是衡量花灯舞蹈好不好的评判标准,因此,玉溪花灯又叫做“崴花灯”。

微信截图_20200507152542

 玉溪的花灯戏发展传承,是我们值得借鉴的一个发展形式,保留传统剧目的同时,从事这项表演的艺人们,也在随着时代的改变进行创新,不管是融入滇剧元素,还是形成独特的表演和演唱,都为它注入了新的活力。这种曾经是田间地头的表演 ,能够在剧场进行演出。2006年玉溪花灯选入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名单,也是为了得到更好的重视,解决当下年轻演员稀缺,剧团经费短缺,新剧目的排演创作困难等问题。这种表演形式能够历经百年,得以不断创新的延续下来,一定有着它独特的魅力,希望它能够在当下也找寻到出路,吸引到年轻的群体,为它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

(责任编辑:史纪明珠)
收藏

评论

请登录 后评论

热门评论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