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泥与火的承载千年的厚重器具

2020

11/23

15:35

来源

云南季

 西南边陲,云南这块红土地上,黏土俯首皆是。也正是因为自然资源的优势才使得云南的陶器非常出名。早在四千多年前,云南的先民已经知道如何烧制土陶器。这门古老的制陶技艺,千百年来在云南的隐秘角落默默生存,在历史的发展中历久弥新。

3

陶器多用于茶具、炊具以及装饰等。在云南,建水紫陶、华宁陶的高温色釉陶颇负盛名。相比之下尼西黑陶就显得低调很多了,可是它在2008年同样被列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足可见自由它的独特价值。

1

距离云南香格里拉县城30公里处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村落——汤堆村,是隶属于迪庆州尼西乡,曾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这里不仅保留有古朴的藏族民风,还传承着有2000多年历史的民间黑陶制作工艺。作为藏族文化的象征,黑陶制品在藏族聚居区被广泛地使用,可以说这是一种来源于生活的艺术品。

2

对于制陶来说,用土决不能马虎,每年2、3月份,汤堆村的制陶工匠们便会去2公里外的土陶山上取土,将这里特有的红土与白土进行混合,再将其敲碎并反复筛选,至粉末状细土,便装袋保存,供全年使用。

4

尼西黑陶的制作工艺千百年来几乎没有变化。制陶工匠们从不使用现代技术,仅仅是一套自制的木头工具、一方木案,和几片木板底座,就是他们所有的生产工具。黑陶制品都是用粘土一片片粘成,就算是圆形器皿,也不借助电动转轮,全凭匠人的手、眼与经验。当地的非遗传承人孙诺七林说,他的的制陶手艺是跟爷爷学的,他的家族有至少七代制陶史。如今,孙诺七林的大儿子、二儿子,一个女婿,还有一个孙子,都在从事制陶手艺,是一个匠人的世家。

5

拍打和修饰泥胚均采用木制工具,这样在拍打壶身塑形时,其力度才刚好可以使泥土变成想要的形状,同时又不会开裂。在整个制陶过程中涉及到木拍、木刮、木垫、木榔头等木制工具,这些工具全部都由工匠自己制作,材质一般选用树瘤等树干上的坚硬部分。

6

由于工具相对简单,黑陶制作工序又较为繁多,所以对工匠的技艺要求就十分高。首先需要用木拍把陶泥拍打成条状,用手捏制成器具的大体轮廓,再磨光、装饰,阴干后进行烧陶。至于土陶的颜色,孙诺七林说是用松柴烧,盖上锯木灰就成了黑色,不盖则是红色的。

7

其烧制方式也很原始,并不搭建窑炉,而是在天晴无雨的时候,于露天空地上升起一堆篝火,把晒干的泥胚放进火里,烧30~40分钟,烧到器皿像锻造的钢铁一样通红,就“烧熟”了。陶器从火中取出后,马上被锯末和炭灰覆盖,就变为具有象征性的黑色。与烹饪一样,烧制黑陶“最重要的是掌握火候。”

8

当一切工序完成后,再用臧家酸奶水和青稞粉混合的液体洗净陶器内部,去除有害物质,黑陶成品就诞生了。制成的尼西黑陶通体发亮,耐高温,是尼西藏族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常器皿。

9

尼西黑陶有“黑如漆、亮如镜、硬如瓷、声如磐、薄如纸”的特点。看似古朴却不失精致,深受人们的喜爱。常见的黑陶制品有酥油茶罐、炭火盆、藏八宝(一种挂在墙上的装饰品)、鸽子壶(鸽子形状的摆设)等,而最广为人知的,则是形状扁圆的黑陶锅,这跟尼西当地非常有名的一道菜有关,那就是“土锅炖鸡”。尼西的土鸡身材袖珍、味道鲜美,而炖鸡所用的锅,必须是黑陶,因其烹饪出的食物有着现代炊具所无法提供的地道的“泥土芬芳”。

10

正因为黑陶与藏民的生活密不可分,所以以孙诺七林为代表的制陶艺人才得以祖祖辈辈以此为生。现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很多来香格里拉游玩的游客会专程来汤堆村观摩制陶技艺,并带几件黑陶回去留作纪念,对这种传统技艺的传承,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趋势。

11

(责任编辑:史纪明珠)
收藏

评论

请登录 后评论

热门评论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