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带着松毛味儿”民族戏剧

2020

11/24

15:14

来源

云南季

彝剧不同于我们熟悉的地方剧种,它兴起于上世纪50年代后,最早在诞生之初十分的简陋,以山中林寨为背景,以乡音乡情为主线,没有舞美和丰富乐队的衬托,具有浓郁的“山野气息”,所以人们也说它是一种“带着松毛味儿”的特色剧种。

楚雄彝族每事必歌,其形式多样的山歌曲调,是形成彝剧音乐的根基;民间舞蹈丰富多彩,跌脚、左脚舞、阿乖佬、跳芦笙等彝族喜爱的娱乐形式,是形成彝剧表演的重要因素;楚雄彝族有传统的“唱诗”活动,后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将叙事体说唱改变成代言体戏剧演出的尝试,实现了歌舞、说唱与戏剧的结合,从而为彝剧的产生奠定了艺术基础。

明代以来,大批内地汉族移民进入楚雄地区,带来了中原的生产技术,同时也促进了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楚雄地区开始出现了滇剧、花灯等剧种。此后不久,在双柏县的彝族聚居区,一位名叫李二多的民间艺人,根据《毕摩经》中的一则故事,改编演出了二人说唱节目《阿左分家》,角色不固定,说彝语,唱彝调,跳彝舞,在羊皮鼓伴奏下,边舞边跳。稍后,在楚雄县的彝族聚居地区,彝族民间艺人创作演出了一出别开生面的《大王操兵》,虽然采用了一些戏曲形式,但演员说的是彝腔汉话,跳的是彝族舞蹈,反映的基本上是当时的彝族生活。这两次艺术上的探索实践,受到了彝族人民的欢迎,两个节目都被保存下来,一传数代。有的专家研究认为,这两个节目就是彝剧的萌芽。

彝剧的唱腔来源于本民族民歌小调,都是彝族人民在生产劳动、跳乐、对歌中产生的,音调委婉、高亢、起伏性大,唱腔丰富多彩、风格清新、优美、流畅,富有民族的乡土气息,可塑性很强。彝剧十分重视用音乐来烘托和渲染舞台气氛,围绕不同剧目的人物选择不同曲调、唱腔,以此来进一步表现内容。在语言上,采用彝族民间的口语,突出彝族对话时常用比喻的特点,含蓄地表达人物的心理活动;对白声调上,使用了汉语彝腔,突出彝族白话中的幽默感。表演身段则结合彝族人民能歌善舞的特点,尽量舞蹈化,大量采用彝族的“三道弯”、“爬山式”、“跳跃式”、“打跳”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步子,既丰富了人物形象的表现,又使彝剧与其他戏曲的表演形式有了明显的区别。彝剧在演出时,所用的道具都是当地彝族人民常用的劳动工具;服装、头饰则是彝族妇女用手工精心制作的,这些相关制品进一步突显了彝剧的民族风采。

彝剧的诞生时间虽然比起其他的剧种较短,但是它因为脱胎于生产生活,涉及到本民族的传说、舞蹈、音乐等诸多方面,因而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和强大的生命力。在表演时穿彝装,唱彝调,演的是彝山事,甚至说的是彝族话,对传播自身文化也有着重要的价值。近年来当地为了保护它的发展,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拨款对传承进行支持,设立传习所,排演结合当下新时代发展的《杨善洲》等剧目进行演出,对相关的剧目资料进行整理和出版等,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责任编辑:史纪明珠)
收藏

评论

请登录 后评论

热门评论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