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发源于小村庄的戏剧活化石

2020

11/27

16:58

来源

云南季

澄江的抚仙湖,因为其“琉璃万顷”的景色被许多人所知。在它之畔,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却不曾想藏着有300余年历史的戏剧宝藏——关索戏。

关索戏又称“玩关索”,仅流传于云南省澄江县阳宗镇小屯村。这里是汉族聚居的村庄,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到十六都要演唱关索戏,演员都是农民,世代相传至今。

关索戏表演的是三国蜀汉故事,剧目内容都是颂扬蜀汉功绩的。演出形式已具备戏剧形态,剧中人物有唱有白,有武打,但还保留了一些说唱文学的痕迹。其突出的特征是剧中人物都戴象征神的面具,共有20幅,是蜀汉人称和与之相关的传说人物,是当年小屯村请来“压邪”的20名“五虎上将”。在演出告一段落和整个演出结束后,要举行辞神、装箱、送药五等仪式。

关索戏的声腔比较复杂,为无弦伴奏,伴唱掺杂其间。有说源于高腔,但从某些曲调分析,又杂合当地民歌小调和颂佛唱经的旋律,更为明显的是吸收滇剧腔调。无固定板式,演唱者不受音域节奏的限制,即便同一曲调,各人所唱均有出入。演唱关索戏无复杂的器乐伴奏,只需敲锣打鼓即可。

关索戏的唱词中唱中有白、白中有唱,唱、白都用本地方言,唱腔、曲调主要有长板、短板、报信板、七字板、大刀腔等,转板换调均用锣鼓指挥。关索戏以专演三国故事中的蜀国戏为宗旨,围绕歌颂刘、关、张等蜀汉人物的功绩为主线编剧目,如《花关索战山岳》《三娘公主战》《肖龙战黄忠》等。

关索戏在长期的演出活动中,形成了一套固定不变的演出仪式和习俗,兼备娱神与娱人两种功能,分为仪式性演出和戏剧性演出。戏剧性演出,情节简单,语言通俗易懂,多为武戏,有唱有武打。仪式性演出有严格的程式和禁忌,如领牲(祭药王)、练武(排练)、出巡、踩村、踩街、踩家等。

祭祀活动是在农历腊月举行,先择好吉日,在村中灵峰寺正殿神位上供奉“药王”,并在村中撵一只鸡,领牲后将鸡宰杀,全体演员跪在神位前谢药王,颂念:“药王大将,今天我们大家诚心诚意替您家去玩玩”。祭祀后开始练武、排练节目、持续到除夕。演员要在寺内烧水洗澡净身,吃住在寺庙,一直到正月十六日演出结束。

关索戏的面具勾画夸张、独特,色彩反差强烈,在鲜活中展现细腻、质朴的美感。浓墨重彩,威武勇猛,意在吓退妖魔,带有原始而强悍的冲击力,节庆的热闹气氛中夹杂着庄严肃穆的仪式感,没有弦索伴奏,古老的舞步歌声踩着锣鼓点,越是粗犷,越是摄人心魄

关索戏现存40多个剧本,数量之多、历史之悠久,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戏剧“活化石”。对关索戏的保护,澄江县政府和文化部门先后给予了一定资金补助。如制做面具,购置服装道具、排练剧目补贴,但是仍然面临很大的困境。关索戏通常是传男不传女,每个角色更遵循世代传承原则,如演张飞就世代演张飞,父传儿、儿传孙、孙传重孙,中途绝不能改弦更张饰演其他。年轻一代在关索戏传承与外出打工之间辗转反侧,如果学戏不能转化为效益,关索戏的传承就很难坚守到底,这对于它的保护来说,也是不小的考验。希望随着它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这一濒临失传的困境,能够得到改善。

(责任编辑:史纪明珠)
收藏

评论

请登录 后评论

热门评论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