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月亮出来亮汪汪,弥渡民歌响山岗

2020

11/27

17:12

来源

云南季

《小河淌水》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优秀民歌,其中唱到的月光下周围一片宁静,只有山下小河不时发出潺潺的流水声,阿妹将美好的感情表达出来的美好场景,十分浪漫,可是你知道吗?这样一首经典的歌曲,居然来源于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地方——弥渡。

弥渡是滇西古地。在南北人流的涌入、古驿站里的“南腔北调”、怀揣各地文化人群的落藉,使弥渡的民间民俗、语言、民间艺术在历史的沧桑中,在弥渡各民族文化与祖国南北文化相互交流、渗透、融合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灿烂多姿的优秀传统文化。

“十个弥渡人,九个会唱灯,才到红岩坡,处处闻声”。弥渡民歌是云南省弥渡县境内汉族、少数民族民歌的总称。弥渡民歌是一个多元文化复合的系统,是多种文化的汇合和凝聚,具有多民族文化的丰富性。 弥渡民歌因其具有的民俗、民族、文化、历史、人文、社会、艺术审美价值,在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中,榜上有名。

 由于弥渡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多民族组成因素,弥渡民歌充分显示出它的区域民族特色。弥渡民歌以民族分类,可分为汉族民歌、少数民族民歌两类。以音乐体裁分类,则可以分为山歌、小调、舞蹈歌、风俗歌等类型。

山歌主要用树叶和竹笛伴奏,演唱形式多为男女对唱,《小河淌水》《弥渡山歌》《放羊调》《密祉调》是其中的代表作。

小调又分为民间小调和花灯小调,它是明朝洪武年间汉族先民迁徙入滇后经各种途径传入弥渡的明清时曲,后经汉、彝、白多民族相互融合发展并生根的曲调,群众基础广泛,以《绣荷包》《赶马调》《绣香袋》《元宵花鼓》为代表作。

舞蹈歌可在婚丧嫁娶和传统节庆等各种场合吟唱,题材广泛,有歌颂人类起源和民族迁徙长篇史诗的《打歌调》,也有歌颂纯真爱情和勤劳持家的《十大姐》,在三弦和小二胡的映衬下,旋律格外婉转悠扬,深受群众欢迎。

风俗歌的演唱不用乐器伴奏,多由村中德高望重的一位老人演唱,内容涉及婚俗歌、葬俗歌、祭祀歌等,传播较广的有《哭嫁调》《迎亲调》《哭亡调》《指路歌》等。

弥渡民歌以师传、家传、自学为传承形式。随着社会发展和老一辈民间歌手相继去世,弥渡民歌的传承出现了断层,面临着极大的生存危机。为此,弥渡县委、 县政府已经提出“借助‘小河淌水’品牌,建设花灯文化名县”的文化发展思路,修建“小河淌水”意境区、对歌场,编辑出版《弥渡花灯民歌》中小学乡土教材,发行原生态《弥渡民歌选辑》DVD,《弥渡行》VCD,举办民歌对唱大赛等活动,为弥渡民歌的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责任编辑:史纪明珠)
收藏

评论

请登录 后评论

热门评论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