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彝族的口传史诗

2020

12/01

10:06

来源

云南季

《阿细先基》是彝族支系阿细人的口传创世史诗,被誉为彝族四大创世史诗之一,是中国民族民间文学的经典代表,发源并广泛流传于弥勒县西山地区的阿细人聚居地。《阿细先基》于2011年5月进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阿细先基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先基”是阿细语“sei ji”的译音,为“歌”之意,是这一作品诗歌和曲调的总称。全诗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最古的时候”,叙述天地万物的起源和人类早期的生活习俗。第二部分“男女说合成一家”,记叙阿细人独特的婚姻和风俗习惯,具有传承意义。

关于“先基”的来历,在阿细山寨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从前,阿细人不会唱歌,只会模仿禽兽的叫声,跟着风吹草木的声音呼叫,不仅不好听,也不成调子。

以前有一对男女歌仙住在离阿细人很远的地方。他们知道开天辟地的故事,知道世间万事万物的起源,还掌握阿细人的古老历史。他们把这些编成了一首又长又动听的歌,两人昼唱一段,夜唱一段,唱了无数年后,两个仙人在仙国住烦了,于是想到去人间走走看看。

 临行前两人犹豫起来,虽然很想去,但是又担心去了以后人们会将他们的歌学了去。最终思游心切,他俩约法三章,决定到人间后两人闭口不唱。但是他们来到人间之后,被当地的山水额阿细人吸引,于是还是来到隐秘的洞穴,找黄狗看守,唱了三天三夜,阿细人从没听过如此美妙的曲调,从没听过如此神奇的故事,他们仔细记下每一句词和每一节曲调,生怕漏掉一字一音,留下不可弥补的缺憾。三天三夜里,阿细人往前移一次,狗便狂叫一次,仙人的歌也便停一次。歌声停一次换一调,一共停了十二次,这样“先基”便有了十二调,延续至今。

听歌的阿细人来自各地,他们把“先基”带回了各自的村寨。阿细人十分喜爱“先基”,于是,他们在夜晚的火塘边要唱“先基”,白天在地头要唱“先基”,青年人谈情说爱要唱“先基”。久而久之,是否会唱“先基”,成了阿细人辨认族支的标志。能否唱好“先基”,成了阿细人衡量是否聪明伶俐的标准之一。当初,那对歌仙唱“先基”时是一男一女,所以,现在阿细人唱“先基”,也多为男女对唱。

 用“先基”调唱的传统诗歌,内容基本上是固定的、系统的,它构成了一部完整的叙事长诗。解放前夕和解放后,阿细人民也运用“先基”调唱出了许多歌颂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诗歌;从诗歌的内容和结构来看,它们已然成为另外的一些作品,和古老的叙事诗并无有机的联系。

阿细先基现状彝族创世史诗《阿细先基》以口传方式代代流传到如今,但传承却受到严重的破坏,现在能用啊细语演唱的人日益减少,能全面掌握《啊细先基》演唱的人更是寥寥无几,且年事已高,传承后继无人,亟待保护。传承价值长诗内容广泛,且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阿细人民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的各个阶段的不同生活侧面,神话和现实交织,理想和事实融合,既是文学,也是历史。

(责任编辑:史纪明珠)
收藏

评论

请登录 后评论

热门评论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