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热烈的藏族舞蹈—热巴舞

2020

12/30

17:34

来源

云南季

“热巴”是流传在西藏东部昌都地区、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西北、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一种综合乐舞艺术,伴以鼓和铃,包括说唱、杂技、民间歌舞等。其技巧性较强,初时舞姿轻捷,高潮时感情奔放,动作粗犷有力。西藏的热巴舞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云南的迪庆州的热巴舞,也在2014年进入了国家级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在藏语里,“热巴”有两层含意,一是指这种综合艺术本身,二是指粘着长发辫子的人,后引申为表演这种杂艺歌舞的流浪艺人,实为漂泊的舞者。 

据史料记载热巴舞的产生约在公元十一世纪,由藏传佛教噶举派第二代祖师米拉日巴所创建。也有人认为热巴舞是由佛学家当巴桑杰传下来的。"噶玛八清"便是当巴桑杰的师傅阿拉果觉看到魔王残害百姓时念的咒语,也就是噶玛派僧俗阿拉果觉看到或听到有人受苦受难时念的咒语。

民间流传着很多热巴由来的传说。相传,人们在索扎、美利、生瓜三条河汇合处兴建一座九层楼寺庙,统治者诱惑人们来为他们建寺,由噶玛创始人之一米拉日巴组织五男五女在工余时间表演,进行鼓支,每盖一层楼时就举行一次舞蹈盛会。经过数年的兴建,寺庙盖好了,热巴的鼓点增多了,舞蹈也随着丰富起来。

热巴艺人通常是以家族为中心,一家人组成一个队四处演出,或是一家发起几家联合,再吸收个别有一技之长的人参加。演员少则三五人,多则数十人。组成演出团体后推选德高望重者作领队“捏巴”,对内负责日常事务,对外负责联络宣传等;再尊技艺高超者作教头“格根”,负责训练和排练工作。过去的热巴艺人就凭着这种简单的组织形式扶老携幼,浪迹天涯。这样的队伍被称为“热巴措卡”,即热巴队伍之意。

历史上,藏区各地的热巴队大多会在当地寺院的宗教活动中献艺,寺院则布施食品等物,形成一种非常紧密的联系,如丁青热巴队与类乌齐寺,察雅热巴队与察雅玛滚寺等。不管热巴艺人在什么地方卖艺,每逢当地寺院大型宗教活动时,都会赶回。而现在,由于社会文化观念的变迁,热巴表演团体基本上无须受寺院制约,热巴也逐渐演变为了一种纯粹的民间民俗性乐舞。   

热巴舞共分12段,每跳一段前先念一段词,大意是颂扬天地日月、山川河流、菩萨等。所演节目最少不能少于九个节目:《颂天地,拜四方》、《太阳、月亮、星星》、《鼓声传扬,四方平安》、《神佛与我们同歌舞》、《吉友、迷拉师徒斗法》、《乌鸦吹大话》、《吉友,迷拉下神山》、《英雄尼布里战胜恶魔独尼阿巴》、《送神佛、贵宾》。

热巴中的舞蹈,为了吸引观众,讲究舞姿的优美,编排难度高的动作,象古代的百戏带有杂技、武术等艺技。舞时,男女人数相等,由领舞人扮主要角色。在铃鼓声中,通过跳、转、翻动作,圆好场地,招来观众,然后男女演员上场。表演中,男摇铜铃女敲,伴随着鼓点,应节奏而舞。舞者腰间短裙状的用羊毛或牛毛编织的染有三色或五色的辫条,随着各种强劲有力的高难度动作,裙条飘起,刚中现柔,潇洒自如。表演者很讲究单腿旋转和各类蹦子、串身翻等动作,如女子"带鼓平转","猫跳翻身"、"正反转"、"高低击鼓"等,变化多端,情绪灼热。

男子的技巧表演更扣人心弦,它充分表现了藏族人民纯情朴实、热情开朗、坚强的英雄气质。如表现动物形态的"兔子跳",或"扭身跳",或"滚毛",或"走矮子",表现技巧和技艺的"磨盘腿",或"单腿挎转",或"摇铃蹲转",或作"躺身蹦子";表现嬉戏与体育竞技的"摔跤角斗","乌龟爬沙"、"堆罗汉"、"滚壶坛";表现气功内容的"尖刀刺腹"、"夹刀旋转"、"滚牛角尖"等动作。热巴舞风格技巧熟练精当,节奏激烈紧张,表情丰富,情绪奔放,粗矿豪迈,英武豪放,特点稳重大方,舞姿优美多变,整套节目,包括哑剧、杂技、气功等成分,形成了成套的演出程式,尤其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趣味性,既能娱乐,又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深受藏族人民的喜爱。

(责任编辑:史纪明珠)
收藏

评论

请登录 后评论

热门评论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