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女子太阳山祭祀

2020

12/31

14:31

来源

云南季

女人祭太阳又称女人节,是西畴县上果村壮族的传统节庆。女人节,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先民对太阳的崇拜,是壮族原生宗教和女性崇拜的载体,是远古母系氏族社会的遗风,是女性成丁的祭祀礼仪,曾经历过石器时于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据口传古歌记载,在唐、宋、元、明、清的各个朝代,该村仍然传承祭太阳活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为百越民族之后,在稻作生产传统的靠天吃饭所需特定地理环境和古朴民风的习染下,上果村民热爱太阳已成为传统,崇拜太阳、崇拜鸟母成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形成了当地独特的太阳鸟母信仰。

上果村太阳鸟母传习馆内,图文并茂记录下了相关女子太阳山祭祀的传说:远古有十二个太阳轮流巡游于天,地上昼夜不分,大地被烤的枯焦,郎星射落了十一个太阳后,剩下的那个太阳因为害怕躲了起来。天上没有太阳,大地一片漆黑,万物不能生长,人们不能生存。为了寻找太阳,恢复家园,身怀六甲的乜星主动要求去找太阳,表示即使我找不到太阳,自己的孩子还可继续寻找。乜星在途中生下一个女孩迪海后,将孩子寄养人家,继续寻找太阳,然而寻找12年后却一无所获。当她又回到上果,见到了女儿迪海,并得知女儿与十二郎相恋,悲喜交加。由于没有找到太阳,人们看不到希望,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如果不尽快找到太阳,大地上的一切生命都将消亡,这让乜星心里充满了自责,决定带着迪海再次去寻找太阳。十二郎被乜星母女执着的精神所感化,说出自己就是她们要找的太阳,并表示愿意上天造福人间,但由于他留在人间多年失去了法力,再也回不来了天上。于是乜星聚众商议,由乜星、迪海和另外两位姑娘,于农历二月初一午时,化身为四只美丽的神鸟将他送回天空,从此,大地有了光明和温暖,重现生机。

祭太阳的仪式有固定的程序,每年农历二月初一上午,蒸制金黄色的糯米饭作供品。中午,十八岁以上的女性必须到村前的小河里沐浴净身后,穿上传统民族盛装。下午,女人们爬到太阳山顶,清理祭祀场地、摆设供品。太阳当顶,女人们唱诵《祭祀太阳古歌》。太阳偏西,参加活动的女人分享供品,吃黄色糯米饭。凡吃过黄色糯米饭供品的女人,可以履行女人的天职——祭日。村里的男人们专为女人服务,在早期太阳女神沐浴的河滩上,制作传统美食等待女人们归来。傍晚,女人们在河滩上陪太阳女神共进晚餐。晚餐后开展传统歌舞活动。农历二月初二至初五日,该村的未婚姑娘们相互邀约去赶“圩丹滇”(汉语称“风流街”),以歌择偶。

祭太阳活动的传承方式是群体世代相传,母女相传。祭祀的目的是祈求人神共娱、风调雨顺、人丁兴旺。祭太阳活动是远古母系氏族社会的遗风,已成为壮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从中可透视人类早期的民风民俗,为研究壮族历史、文化、艺术提供鲜活的史料,同时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保留民族文化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9年,女子太阳节项目已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4年,西畴县“女子太阳山祭祀”民俗被成功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成为西畴县继彝族葫芦笙舞之后的第二项国家级非遗名录。

为了更好的将这一节日传承下去,扩大其影响力。当地也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成功举办了“中国·西畴女子太阳节”,专门邀请专家对“女子太阳山祭祀”民俗文化进行了“申遗”前的考察论证,并创作了以此为素材的长篇神话小说《乜汤温》,为打造“太阳故乡”文化名片,为当地的旅游业发展也注入新的活力。

(责任编辑:史纪明珠)
收藏

评论

请登录 后评论

热门评论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