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纳西祭祀中的非遗

2021

03/17

17:37

来源

云南季

东巴面偶是纳西族传统民间雕塑艺术,东巴面偶纳西语称“多玛”,为藏语借词。目前学界公认东巴教至少在唐朝前期已经形成,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作为东巴教仪式使用的东巴面偶,其历史与东巴教的历史相等。

东巴面偶用青稞、小麦、大麦、燕麦等制成的炒面制作,炒面制作只用一种粮食,不可多种混杂,做面偶的炒面不用平日食用的炒面,要单独制作,经洗、晒、炒、磨、筛等工序制成,并限由男性操作。以烫水和面,使其富有黏性,便于雕塑,按照仪式需要先神偶、后动物、再鬼偶的顺序捏制雕塑面偶。

东巴面偶制作用木盆、木棍、木刀、铁刀等用具,主要靠手搓、滚、捏、拉、按等手法雕塑,先搓、捏出面偶大致,借木刀、铁刀雕面偶面部的眼、鼻和服饰线条。

东巴面偶一般高约17厘米,直径3—4厘米,面偶呈直立或坐姿状,以圆柱状支撑立地,省略神、鬼、动物下半身具体形状,重点是雕塑对象的上半身和神态,突出神、鬼、动物的外形特征和面部特征、手势造型,纳西族西部方言区有给面偶着衣等拟人化的趋向,东巴方言区则无拟人化手法。 

此外,东巴方言区还有使用印棒拓印面偶的习惯,印棒为木制,四方形或六方形,长约30厘米,宽约2.5厘米,印棒的每一面雕刻有神、动物、鬼怪形象,雕塑时将已和好炒面小团捏成圆锥体形再撒上干炒面的印棒上按压拓印,取得需要的神、动物、鬼怪形象即可。

雕塑完成的东巴面偶,神偶被置于神坛供在仪式场地的上方或神柜之上,鬼偶场地下方,动物偶则按需要置于神坛或鬼寨。仪式完毕,神偶可供人们食用,一般是在火上烤后食用,鬼偶人不可食用,要送至野外。 

东巴面偶作为仪式的必需用品,参与整个仪式的过程,借面偶这一介质并通过对不同面偶的制作、设置、使用、处理过程,表达仪式诉求,达祈福、禳灾的目的,人们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提高了人们不断克服生活中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东巴面偶强化了仪式功能。

从东巴面偶、木偶看似粗糙、简单的造型上,透出的是古朴的艺术之美,是浓郁的生活气息、如山野村夫般淳朴的气质和动态美。由于东巴与生活在大自然的飞禽走兽,及与自己圈养的家畜都很接近,对它们的特征习性也知之甚详,观察得仔细入微,因而捏制起动物的形象来,自然得心应手,丝丝入扣。所以局部看似简单,而整体上却给人一种活灵活现的感觉,一种强而有力的运动感。每个面偶和木偶都有固定形象,神态各异。这些由东巴信手捏制的面偶木偶,一气呵成,造型自然浑朴,神态憨稚而平和,有单纯明快的审美特点,是一种朴素、自然、无修饰的古老雕塑艺术的再现。

(责任编辑:史纪明珠)
收藏

评论

请登录 后评论

热门评论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