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彝族“左脚调”合唱套曲在昆首演

2021

07/12

22:19

来源

云南季

7月12日晚,由云南省青少年音乐艺术协会创编的2020年云南省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双百”工程省级项目彝族“左脚调”合唱套曲在昆明首演。

云南省青音协“云南教师合唱团”、昆明市五华区春城小学“春润.雨声”合唱团及我省著名青年歌唱演员陶建阿成、董娴、周丽珍、李静碧同台演出,演出节目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并在文艺工作者及群众中引起广泛热议。省委宣传部、省民族宗教委、省文联、省文旅厅、共青团云南省委、省总工会等单位领导、牟定县委县政府领导及牟定县在昆人员代表、文化艺术界、中央和省级媒体参加了展演活动。

据悉,在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扶持下,云南省青少年音乐艺术协会从2020年7月启动了彝族“左脚调”合唱作品套曲创编工作。协会组织项目专家组成员赴牟定县彝族地区采风、调研,依托搜集到的近200首原生“左脚调”、“山歌”、“酒歌”,通过整理、研讨创编成《高山顶上茶花开》《彝家调子多》《三月麦子青》《姑娘房恋歌》《小红豆》《放羊放到半山坡》《弦子弹呢好》《正月十五赶猫街》《歌唱丰收年》《好花常在深山开》《留客歌》《敬酒歌》等12首“左脚调”合唱套曲作品,内容主要歌唱彝家人的风土人情、美好山川、美好生活、幸福爱情、民族团结、道德教育等。

云南省青音协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朝明说,左脚舞,是彝族的传统舞蹈,迄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早在康熙年间,就有左脚舞最早的文字记载。2006年,牟定“左脚舞”被国家文化部收录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跳“左脚舞”,唱“左脚调”,这样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渐成云南彝族人聚集区的一种新时尚。近年来随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左脚舞”在全省范围的流传,跳“左脚舞”、唱“左脚调”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在我省城乡及一些周边地区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无论是在农村、城镇、在广场、在公园、在旅游文化景点,都有大量群众在跳“左脚舞”,唱“左脚调”。在发展的同时,部分民间艺人对左脚调进行了创编,由于他们缺乏民族音乐创编理论和技法,所创编的作品词曲单一,不能更好地体现出彝族“左脚调”的民族音乐艺术内涵及艺术鉴赏价值。从2018年开始,协会举办了多次提升彝族“左脚调”文化内涵、历史意义和艺术鉴赏价值,推动“左脚调”文化不断创新发展,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研讨会议。经认真准备,我协会申报的彝族“左脚调” 创编合唱作品套曲项目获2020年云南省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双百”工程民族文化机动金项目,在经费极度紧张的情况下,项目组全体成员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圆满地完成了预定的目标。他还说,今晚成功演出只是开始,希望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在首场的基础上,再次精心排练、加入舞美效果,在不同地区举办演出,向全国推介云南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让人们感受不一样的彝族原生态音乐质感。

云南省青音协副会长兼合唱与指挥分会会长、合唱指挥家张红彬介绍,合唱是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形式,合唱以其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唱形式之一。将“左脚调”与合唱这种声乐表演形式充分、科学地结合在一起,使人们能够欣赏和接受以另一种形式来演绎“左脚调”的独特风格,对传承和发展“左脚调”文化、推动民族文化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左脚调”合唱套曲蕴含巨大的张力,多元的彝族原生“左脚调”音乐元素和现代的和声技法在作品里完美结合。在钢琴伴奏的基础上,保留“左脚调”常用的龙头四弦、小二胡伴奏,加上适当的打击乐创造丰富的节奏,加上极具民族特色的树叶演奏和作品隐含的故事情景,彝族“左脚调”合唱套曲在舞台上呈现出不一样的质感。

云南省青音协副会长、国家一级作曲家陈应祥介绍,彝族“左脚调”合唱套曲用现代音乐语言,破解、整合牟定县彝族地区原生“左脚调”、“山歌”、“酒歌”民间音乐密码 ,让其流传得更远、更久。彝族“左脚调”合唱套曲将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一个新亮点,为民族文化发展增加新鲜血液;彝族“左脚调”合唱套曲是文化自觉、文化自喜、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最生动的体现。

“我的家乡,有得天独厚的民族歌舞资源,那方的山上长着歌谣,那方的水里流着舞蹈,最美的歌是左脚调,最美的舞是左脚舞。”彝族“左脚调”合唱套曲项目营运推广单位云南青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乾说,左脚调来自我的家乡,从小我就在左脚调文化中长大,我有责任、有义务将家乡的美妙歌舞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出去,让中国、让世界知道中国彝族左脚舞的魅力!祝愿左脚调越唱越响,左脚舞越跳越火!

(责任编辑:特约编辑张耀辉)
收藏

评论

请登录 后评论

热门评论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