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老昆明人 打个电话咋就这么难

2021

12/06

10:45

来源

云南季

现在的年轻人,无一不是手持手机,不但在家中,甚至在课堂上、过街时都随时在通电话、用微信,如果你告诉他,半个世纪前,打电话也是一种“奢侈品”时,不知他们会是何种表情?

记得老编年幼时,每月的12日到13日,父亲和母亲都会带我到金碧路三市街斜对面的邮政局,给远在福建和宣威的祖母和老外公各汇款15元,顺便让邮局发一个10字左右的问候电报。

5

当时的电话还未能普及,单位与单位之间的电话有的是通过总机转接,有的是通过邮政程控接通,记得当时的崇仁街只有一个公用电话,顺城街也不过3、4个公用电话,还都在副食商店内,缴5分钱硬币,可打市话一个,不超过3分钟。

4

我当时最高兴的事情是陪父亲去五华区人民委员会值班,不但可以在偌大的操场内肆无忌惮地滚铁环,还可以在值班室内听电话,值班室有二个电话,其中一个是可以拨号的程控电话,装在小木盒里,而另一个分机手摇电话则要通过总机,每当电话铃声响起时我总会马上伸出小手,听到声音后再转交给老父亲。

“文化大革命”期间,老母亲有事也大部分是拍电报,这是因为老外公、外婆住的那条宣威“红卫路”,其实就是一条窄窄的小巷,附近连电话亭都没有,当初父亲被下放至“五·七”干校,又担心我出事,母亲迫于无奈,只得到邮局打了个长途电话给宣威织染社,请他们转告我外公、外婆,第二天赶来昆明把我接到宣威。

1

其实,虽然当时的昆明城街道上都有一些电话亭,也能打程控电话,但实则除外地来昆明的人员外,很少有当地人无急事时,会去缴钱打电话的。

老母亲生小弟弟时,崇仁医院曾分别给老父亲和布新小学打过电话,我当时还在上小学,听老师告诉我后,我立即背起小书包,赶到了医院,见到了刚刚出生的小弟弟,肉乎乎的可爱极了。

2

后来我去了福建,打长话的成本过高,故虽然我们家当时也装了电话,但有事时还大都是拍电报,虽说会慢上几天,但却能节省不少费用。

后来参加了工作,单位上的市内程控电话可以随便用,但拨打长途电话的钥匙却依然掌握在领导手里,要打长话需要填表申请,说明事用,还不能多用。

3

再往后,昆明人用上了传呼机,路边上的电话亭也逐渐多了起来,很多的售报亭也把公用电话当做主营业务,电话也好,大哥大也罢,小灵通等才更多地出现在昆明人的日常生活中,成了人们离不开的日常用具。

(特约编辑:张耀辉)
收藏

评论

请登录 后评论

热门评论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