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非遗传承人李琼秀的彝绣人生

2018

12/03

14:46

来源

云南季

      “我开这几个彝绣连锁作坊,既方便彝族群众服饰加工,也给自己带来10多万元收入,不仅促进了当地彝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还激发了民间传统彝绣“绝技”的传承发展。下一步,我要带领彝家妇女同胞们把这个“指尖上的美丽产业”做大做强,让它成为彝山农家妇女增加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说起发展彝绣产业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的事,姚安县前场镇老街村委会文化村彝族妇女李琼秀满脸欣喜。

  李琼秀从小跟着阿妈和寨子里的绣姐学习传统刺绣,不到20岁就能熟练地制作出彝族传统绣饰服装,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彝族刺绣、彝族服装裁缝制作的行家里手。2013年10月,她被楚雄州人民政府命名为州级非遗项目代表性(彝族服饰刺绣)传承人,翌年,她又被推选为楚雄州第一届彝绣协会理事。

  彝绣是一种传统工艺品,也是高档的民族装饰品、生活用品及馈赠亲友、旅游纪念的佳品,受越来越多的人青睐。1999年初春,心灵手巧的李琼秀克服家庭经济拮据的困难,多方筹资在乡镇集市上开起首个彝族刺绣服装制作产品专营店。

此间,她积极与外地的彝绣同行交流切蹉,吸收各种彝绣流派的精华和先进技艺,使自已的彝绣水平日益得到升华和提高,其彝绣品因此既完整保留了本地传统彝绣风格,又在工艺上不断创新,从而吸引了大批新老顾客,拓宽了市场营销渠道。

35岁那年,为让彝绣有更大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增加绣女收入、带动更多的贫困家庭妇女脱贫致富,她在县城策划开办了“荷城彝绣坊”和“梅葛福禄彝绣有限责任公司”两个彝绣产品专营店,不久又在光禄古镇、南华县城开设了分店。

经过10年多的发展,李琼秀开设的这些彝绣品连锁经营店以其独特运作模式稳定占领市场,订单逐渐增多了,生产规模逐年扩大了,每年连锁店制作的彝绣服饰产品达1820多件,不仅在本地和周边的大姚、南华、牟定及大理、昆明等地销售,还远销到北京、上海、山东、广东、香港、台湾等地,年销售额达40多万元,纯利润超过了10万元。

多年间,为了保护彝绣薪火相传,李琼秀免费教授学徒50多人,影响寨子外群众200余人转行入业,并自筹资金在各苴和太平两个村委会举办彝绣培训学习班,把自己的服装挂饰刺绣技能传授给更多的姐妹,带动更多的贫困家庭妇女靠“指尖舞蹈”脱贫致富。如今,在她的带领下,附近很多农村彝族妇女在增收致富路上“飞针走线”,不仅用巧手“绣”出了一幅幅幸福美好生活图卷,还促进了城乡彝绣产业的蓬勃发展壮大。

目前,姚安县已成功打造前场镇为“特色彝绣手工艺品示范镇”,前场镇新街社区荣获第三届“云南十大刺绣名村(寨)”称号,全县共有彝绣协会5个会员385人,创建彝绣示范村10个,发展彝绣示范户336户,有530名彝族妇女就近转行入业,培树彝绣产业女能手350人,发展规模彝绣产品个体经营户36家,建成彝绣产品展销部3个,实现年销售收入210万元,县域持续升温走红的彝绣产业成了亮丽的富民文化品牌。

收藏

评论

请登录 后评论

热门评论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