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灵芝的生长和药用最早的记载,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从《列子.汤问》(周朝,列卸寇)中云:“朽壤之上,有菌芝者”,并总结当时利用灵芝治病保健的经验:“煮百沸,其味清芳,饮之明目、脑清、心静、肾坚、其宝物也”。 这是世界上多菇类也包括灵芝的最早的记载。
最早论及的药学著作是《神农本草经》,约见于公元前一世纪左右,其作者并非神农氏,究竟是谁已无法考证。此书收载365种药品,并将所载药品分为上、中、下三品,上药“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皆为有效、无毒者。灵芝(赤芝、青芝、黄芝、白芝、黑芝、紫芝)被列为上品。此书首次出现“五色神芝”的提法。因此,中国是世界上应用灵芝最早,研究、应用贡献最大的国家。
中国古代关于灵芝的传说更是绵延不绝。灵芝俗称“仙草”,上古时期称为“瑶草”,《楚辞.九歌.山鬼》称为“三秀”,《尔雅》称为“瑞草”,秦始皇时代称为“还阳草”,东汉张衡《西京赋》称为“灵草”。“灵芝”这一称谓在药学著作中始见于《神农本草经》。
关于灵芝药食兼用的特点,有许多论述。东汉王充在《论衡·初禀篇》中说:“芝草一岁三华,食之令人眉寿庆世,盖仙人之所食”。李时珍指出:“昔四酷采芝,群仙服食,则芝菌属可食者,故移入菜部”。陶宏景亦指出:“凡得芝草,便正尔食之,无余节度,故皆不云服发也。”苏敬则认为:“芝子难得,纵获一二,岂得终久服法也。”从这些论述中可看出,古人已知灵芝的养生、保健、延缓衰老作用,但由于古代较难采到天然灵芝,因而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
目前,灵芝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已有了许多成果,如药理研究证明,灵芝有强心作用、抗心肌缺血作用、改善心肌微循环作用及调节血脂作用等,并被用于治疗高脂血症和冠心病,这可能与灵芝(赤芝)“益心气”,主治“胸中结”的论述有关。而《神农本草经》中关于灵芝“安神”、“安魂”、“增智慧,不忘”的论述恰与现代研究证明的灵芝有镇静作用、提高学习与记忆能力,可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和增强记忆力一致。
灵芝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和抗衰老作用及其在中老年保健中的功效更是证明了《神农本草经》关于灵芝“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的论述。灵芝的“补中”、“益气”则涉及更广泛的作用,包括调节免疫功能、提高机体重要器官系统如心、肺、肝、肾等的功能。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的灵芝“扶正固本”作用与稳态调节的关系指出,灵芝通过其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作用,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提高机体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能力,保持健康。
评论
热门评论
{{ value.nickname }}
回复{{ value.parent.nick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