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老昆明人家中的“大缸”

2023

09/04

08:49

来源

云南季

记得童年时,家中有三口高约1米,宽约7、80公分左右,瓦光锃亮的黑色大陶缸,分别用来盛米、盛面、盛食用水。

三个大缸都放置在崇仁街荣庆里的厨房内,当时因为母亲刚生了小弟弟,父亲又在安宁“五.七干校”内接受改造,故而只能请外公、外婆从宣威来昆明帮忙照顾我和妹妹,说穿了就是让我们有口热饭吃,而两位老人当时就住在厨房内,与大缸为伴。微信图片_20230904084655

一般而言,老昆明人都习惯了在自已家中摆放几口缸,盛放米、面,而且大多都是根据自已家的大小和家人的多少来决定缸的大小。

那时候,每当12日,母亲都会去“五华区革委会”内,为父亲领取工资,然后等头一个星期日,再叫上我拿着购粮本,去金碧路“昆华医院”对面的粮店买米、面和香油。

由于母亲不会踦自行车,每次买了米和面,都是用扁担,一头拴上一袋,再挑回家中,而我则是小心又小心的把盛满香油的油瓶提回家中。

记得当时粮店供应的口粮中,杂粮约占50%左右,母亲用扁担挑回米、面后,一般都是很小心的将(广西)米倒入其中一口大缸中,再将麦粒、豆粒、玉米粒放入布袋后,再摆进另一口缸中,等父亲从“五.七干校”回昆明后,再用自行车驮着去小板桥用小钢磨磨成粉。

而第三口缸则是用来盛水,当时的昆明人喝水大都是喝家旁边的井水,故而水桶、水缸都是必备之物。

而如果遇到连日阴雨天,附近河水上涨,从水井里提上来的水大多都会很浑浊,每当此时,专门储存水的缸就会有了“用武之处”。

当时很多昆明人家中的水缸内,都会放上一个“太岁”,至今我也不清楚这种“东西”是“生物”?还是“植物”,只知昆明老人讲“太岁”有延年益寿作用,更为神奇的是,把原来浑浊的井水往放有“太岁”的水缸里一倒,二、三天后水缸中的水一定会清澈如镜。

一转眼,老昆明人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昔日低倭、破旧的平房,已被高楼大厦所取代,巷子里的水井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深入每家、每户的自来水,而贮存米面的大缸更是没有了任何用处,有的在乔迁新居时被遗弃,有的最终成为了小区楼道下种花、养草的器皿。

(特约编辑:张耀辉)
收藏

评论

请登录 后评论

热门评论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