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老昆明记忆:三市街往事

2023

09/25

08:07

来源

云南季

微信图片_20230925080437       很多年前,一位老同学从福建厦门旅游、调研,临走时,笑着对我说,你不觉得昆明的三市街象一根扁担吗,一头挑起“金马碧鸡坊”,另一头压上近日公园的“忠爱坊”。

       对老同学的话,当时的我权当是开个玩笑,避免离别时的“伤情”,现在看来似乎还真是那么回事。

        儿时的昆明城,似乎并不大,最热闹之处当数市中心的“近日公园”,而三市街、宝善街、南屏街、正义路、东风西路、东风东路则是环侍在其周围。

       记得50多年前,穿着蓝布中山装的老外公带着我去三市街“福林堂”为老母亲“抓”中药时,曾说到“先有南昭国,后有拓东城”,只可惜我当初尚年幼,而并不理解这句话。

        三市街从昆明“重九起义”时,便是一条繁华的市井老街。街道两旁中、西样式商铺林立,一片生意兴隆之景象。

        遥想百年前,蔡鳄、唐继尧、庾氏兄弟诸人,为抵制袁世凯称帝,在五华山上首倡义帜,随后率部在今护国桥、护国路誓师出征,滇民在宝善街、三市街夹道相送情景,不禁令人有些感慨万分。微信图片_20230925080505

       一条算不太长的路,街道两旁植种着当年从法国殖民地安南河内引种过来的梧桐树,树叶甚大,历史也更为久远,有些枝叶甚至能完全遮盖住人行道旁,众多商家的遮阳布雨蓬。

        据老外公的回忆,解放前这条街的老板一半都是玉溪人,故而在三市街靠金碧路口、顺城街口地段,还有2家味道相当正宗的玉溪煮品店,其所售卖的玉溪小锅米线、鳝鱼米线、十锦凉米线不但便宜,而且好吃。

       大约是因为街面繁花,生意好做的缘故吧,一些“洋买办”,也会仿照外国商店样式,在三市街中段用水泥,而不是砖瓦,建盖了一些式样、铺面与周围迴异的“样楼”、“洋面铺”,其中一幢约三层高的商铺解放后成为了昆明信托投资公司的铺面。

      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三市街与南通街相连的一个巷道口,建起了云南过桥米线店,每套只要8角钱,记得每逢父亲发工资的第一个周六或周日,父亲都会带着我端着家中的大钵锅,买一套过桥米线,再装一大锅云南过桥米线的汤回去。当然,还要换1.2斤米线回去,再买点豌豆尖,那可是我童年记忆中堪比过节的日子。

       上世纪7、80年代,三市街上有几家稍大的公司和商铺,除信托贸易公司外,还有昆明医药公司、昆明药材公司、昆明废旧物资回收公司等,大一些的商店则有昆明市糖业烟酒公司、废旧物资公司、饮食公司、福林祥公司的店铺。

        如今我还依稀记得,当时老父亲为给我和老母亲抓“中药”,经常要骑着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全身都响”的旧自行车,把三市街的多个中药店全部跑过来不说,还要到景星街的福林堂去“配药”的旧事。

(特约编辑:张耀辉)
收藏

评论

请登录 后评论

热门评论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