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揭秘民间绝技——乌铜走银惊现板桥青龙街

2019

01/29

09:33

来源

云南季

  乌铜走银,始于云南石屏。

  以铜为胎,胎体光润,雕以花、鸟、鱼、虫,或风景、或人文、或动物。

  以熔化之银(或金)水注入花纹细理间,打磨光滑。历史悠悠,岁月沉淀,胎体变为乌黑,细纹则为黑白、黑黄。古色古香,厚重典雅,细腻柔美。白银花纹图案,游走于乌黑铜胎上,栩栩如生,故称“乌铜走银”。

  乌铜走银是云南独有的工艺品。乌铜是铜、金等八九种金属的合金,表面乌黑而富有光泽。走银则是将银丝或金丝嵌入乌铜表面已錾刻好的花纹内,加热熔化与乌铜成半合金状态,冷却后磨平,然后用手急擦,使汗液浸渍到走银处,直到铜变乌银更白。乌铜走银比传统工艺“金银挫”工艺更为精湛,所嵌银丝更细,图案更为传神。

  300年来,乌铜走银的关键技术密不示人,且整个制作工艺非常复杂,因而更显神秘。民国时期乌铜走银曾被带到西方,其着色技术曾引起欧洲一些化学家的兴趣,但没有研究出任何结果。目前,全省只有石屏县、晋宁县和隆阳区三个地方有人在传承这一工艺。如今在保山市板桥镇青龙街一家商铺里,万家人一代一代仍旧传承着这门绝技,而掌门人万光红也为此被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微信截图_20180427085757.png

  源于清朝300年前很畅销

  乌铜走银是独特的铜制工艺品,清朝雍正年间发源于云南省石屏县异龙镇一个叫岳家湾村的小村,至今已有近300年历史。关于乌铜走银的起源,有这样一个传说:清朝雍正年间,石屏县异龙镇岳家湾村银匠岳富炼铜时不慎将金戒指掉落锅炉中,戒指瞬间熔化了。他一气之下,便把锅旁一些金属材料全部扔下锅。气消后他却在锅中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合金,便试着用这种合金制作工艺品,后逐渐形成了乌铜走银。

  在工艺美术界,云南的乌铜走银曾与北京的景泰蓝并称为天下铜艺双绝,被专家合称为金属工艺品双璧。其在乌铜上錾刻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将银或金熔入刻痕中,冷却后打磨,用手反复揉摸,变成黑底白银(或金黄)的图案。乌铜走银时间越久越是黑白(黄)分明,深受人们喜爱。然而,300年来,能熟练掌握这项工艺的人寥寥无几,这一技艺曾一度宣告失传,因此,世人知之甚少。

  乌铜走银惊现于青龙街

  2008年,保山在做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时,文化工作者惊讶地发现,隆阳区板桥镇青龙街名曰“四宝斋”的银匠店主人万光红师傅一直在传承乌铜走银这一绝技,为此,对外宣称:世人以为绝迹多年的乌铜走银惊现青龙街!

  已有一千年历史的板桥街集市以驿站为依托,人们在道路两边建起了鳞次栉比的店铺,店铺一律青瓦灰墙,青石板铺地,滇缅公路开通以前,青龙街一直是古道西渡澜沧江霁虹桥后的第一大集市。集市经济繁荣的背后必然是手工业的发达,以前,青龙街有为数众多的马掌铺、马鞍铺、铁匠铺、银匠铺等,每天清晨,伴随着马蹄声,大大小小的店铺里都会响起“叮叮当当”敲打声,那是艺人们在制造各种食具、刀具、耕具,以及扎木甑子、编竹筛子、雕石桌子等,然后让马帮把这些生活品带到遥远的“夷方”去。

  这样的繁华,清朝末年曾到过一个顶峰。那时,青龙街全长超过3公里,不仅具备农村集市的各种功能,其附近还建起了规模宏大的光尊寺、卧佛寺、西庄寺等人文景观,有“北津烟柳”、“梅花古渡”、“文献之邦”等美誉,成为滇西地区第一大农村集市。时至今日,我们还能在板桥看到最后一段长数百米、保存完好的青龙街。追溯历史,伴随着青龙街繁华的潮起潮落,乌铜走银这一源自石屏县异龙镇的绝技,沿着丝绸南路传到青龙街,传到保山,并一直延续下来。

  工艺精湛考究师傅手艺

  近日,记者来到青龙街“四宝斋”的老店,见到了乌铜走银独门绝技的传承人万光红。就在记者到来时,万光红正在打制一只手镯。只见他把铜片放在烧得通红的碳火上加热,然后趁着高温把铜片一锤锤、一遍遍地打成约10厘米长、1厘米宽的小铜片。万光红师傅说,等打出手镯雏形后,再用錾子在上面錾凿花纹,然后把银水熔化在花纹上,再一遍遍地打磨,最后,錾痕就填满了银子,而没有錾刻的地方则保持铜的底色,这样,一只乌铜走银手镯就做成了。

  乌铜配方是秘不示人的,但走银可以看。为尽快见识走银过程,记者请万师傅在另一小片乌铜上进行演示。万师傅便在上面錾刻了一朵梅花,又拿出祖传的“焊药”来调制——用某种物质将银粉调制成糊状,然后,用氧炔焰将“焊药”熔化在刻痕里。可以看出,这一过程是讲究火候的,虽然只是在一朵小小的梅花上走银,万师傅也要“走走停停”。“这是个细致活,要的是眼力,盯久了,眼睛受不了。”万师傅说。

  很长一段时间,银液才算“走”好。万师傅告诉记者,这时走银的工序才完成大半,还要将刻痕外的银子磨掉。于是,万师傅又拿出锉子等工具,在铜片上反复锉磨,直到铜片磨平泛着红铜的本色。此时,乌铜走银即将诞生。只见万师傅用双手捂住铜片,在手中反反复复地捂、搓,随后,红色的铜片就变成了黑色,而那梅花则变成了显眼的白色。“铜片与人体汗液接触后,红铜色随即变乌,而浇灌在刻痕里的白银则显得更加晶莹白洁。”万师傅解释说。

  万师傅告诉记者,乌铜是金、银、铜等金属的合金,匠人须掌握冶炼合金、雕刻造型、书法绘画、微雕等技艺,从打制造型到錾字刻画再到熔银打磨,都是十分精细的手工活,过去没有氧炔焰,还得做一根细细的铁管子,对着火焰用嘴使劲吹气将火焰吹去熔银,费时费力,成本很高。万师傅说,旧时代,拥有一把乌铜走银茶壶或一对花瓶曾是达官贵人的追捧,学绅士子互赠礼品也常以乌铜走银相送,上刻“年月日某某赠”等字样,以做纪念。他说他最近正在做一把“凤鸣壶”,作为自家的“镇宅之宝”和店里的招牌永远收藏。

  至此,记者见识并理解了走银过程——这是一种集造型、雕刻、烧焊、磨光等十余道工艺精制而成的工艺品,可在手镯、墨盒、烟斗、茶具、笔管、笔砚、笔架等小件上“走”花鸟、山水、人物、书法等图案,也可以在花瓶、屏风等大件“走”构图丰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画作”。据了解,现存世大件代表作是建国初期云南艺人制作收藏在人民大会堂云南馆的《五百里滇池》巨型屏风,此作品高1.2米、宽1.5米,乌黑铮亮的底色上,昆明西山、滇池、大观楼等形象分别用金、银镶嵌而成,光闪闪、金灿烂,雍容华贵,十分精美,堪称艺术珍品。

微信截图_20180427085844.png

  曾是滇西名流镇宅之宝

  “四宝斋”始创于清朝末年,民国时期就在滇西一带一直享有很高的声誉。万光红告诉记者,“四宝斋”的作品很多,比如花开富贵、万字鹃花、平安富贵、夕阳归家、松鹤等等,但最得意的还是文房四宝,也因此而得名,即墨盒、笔洗、毛笔、笔架。如今这样一套乌铜走银的文房四宝售价达三万元左右,但还是供不应求。

  “四宝斋”位于青龙街深处,前街后巷,老屋双面飞檐,雕梁画栋,虽有不少现代痕迹,但仍可用古色古香来形容。据说万家是青龙街第一大姓氏,过去曾有“万家半条街”之说。万光红祖上一直有人做银匠,万氏“怀宝银楼”曾名声显赫。到清朝末年,万光红的祖父万朝兴创办了银匠铺“四宝斋”,并从石屏县请来一位姓王的银匠师傅,从此“四宝斋”声名鹊起,其乌铜走银作品甚至成为了滇西名流们的镇宅之宝。

  万光红回忆,乌铜走银这一绝技,正是祖父请的石屏王师傅教授的。民国时期,祖父万朝兴将乌铜走银技艺传给了儿子万怀林,即万光红的父亲。到20世纪60年代,“四宝斋”被当成“资本主义的尾巴”割掉了,工具及多幅藏图也尽数被没收。万怀林不能做银匠了,加上自己身体不好,他怕乌铜走银绝技失传,便将各项技术偷偷教给了妻子,万光红的母亲金老五。后来,“四宝斋”彻底沉寂,人们慢慢淡忘了万家的银器,淡忘了乌铜走银。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各种手工作坊又在青龙街活跃起来,沉寂多年的“四宝斋”也响起了“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此时,年过50的金老五名正言顺地当起了银匠,直到2006年去世,享年八十岁。

微信截图_20180427085912.png

  母亲过世前才传授秘诀

  只有初中文化的万光红告诉记者,他从小就跟着母亲学乌铜走银的手艺,虽然一直都会操作,但直到5年前母亲过世的前一天,才将乌铜走银的秘诀全部告诉了他,到这时候,万光红才知道他从小就学的手艺原来就是传说已经失传了的乌铜走银。万光红回忆起小时候的学艺经历,不禁感慨能传承这门手艺是十分幸运的。万光红说,他这一辈共有姊妹3人,他最小,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按照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传统风俗,在家排行老三的他被选中传承这门手工艺。万光红的祖辈都是做银匠手艺的人家,由于生意红火,到了父亲这代,父亲忙于其他事务,只有母亲领着工人在做。

  万光红介绍说,作为家中3姊妹唯一被选定为乌铜走银技艺传承人的他,从小就对这门手艺非常痴迷,当时父母选择将手艺传给他,除了看中他老实勤奋的品德外,也因为万光红对这门手艺的热爱和执着。万光红说,虽然很小他就开始跟随父母学手艺了,但不巧的是,在这期间遇上了“文化大革命”,父母的很多成品和工具都被收走。虽然当时万光红也就10来岁,但天生就勤学好练的他却不甘心就让祖传的手艺从他这一代中彻底消失掉。为了学习手艺,万光红便偷偷一个人溜到家中后院的菜地上,挖一个大坑,每天午后趁着大人外出做活时,开始学习打造各种器具。就这样,万光红凭着自己对祖传手艺的热爱和执着,硬生生地将这门绝技精炼地掌握并传承了下来。

  据了解,万光红最大的乌铜走银作品就是茶壶,而他最拿手的作品是斗笠杯,最喜欢的作品是“夕阳归家”。目前,万光红的作品已经远销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地。

微信截图_20180427085933.png

  列入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

  万光红小名“老丙”,出生于1962年。当改革开放初期母亲重新拾起万家旧业的时候,他便表现出了莫大的兴趣,成为了母亲最得力的助手。在母亲言传身教和自己的刻苦努力下,万光红不仅向母亲学到了整套乌铜走银技艺,而且还在吸收祖传技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开发新产品。此外,万光红还专门拜师学习绘画知识,以提高自己的造型能力和审美水平。

  如今,他制作的乌铜走银工艺品已经有100多件,其做工精细、构图饱满,人物、花鸟、山水、铭字无不与时俱进,其中一套笔架、笔洗、墨盒等乌铜走银作品在保山市首届民族民间工艺品展评会上获得了大奖。有藏家把当年“四宝斋”名作“雕花九龙”(酒具)、“九如花瓶”(饰品)与万光红的作品进行比较后认为,万光红的技艺已经达到了其父亲和爷爷的水平。

  万光红坦言,要说乌铜走银有什么神秘之处,那就是祖传的、秘不外传的乌铜配方和走银用的“焊药”,至于器皿造型、雕刻水平、画作境界,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让万光红困惑和担心的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知道乌铜走银的人越来越少了,哪怕就是在青龙街,人们也只知道“银匠老丙”而不知道乌铜走银,他的孩子也没有一个愿意向他学当银匠,学习乌铜走银的技艺。

  令人高兴的是,2008年,保山市已将万光红的乌铜走银绝技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万光红被列入了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万光红和他的乌铜走银技艺也被保护起来。

收藏

评论

请登录 后评论

热门评论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