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母炳林—小炉匠铸就的大师之路

2018

11/28

15:47

来源

云南季

  云南大理鹤庆新华村,古时叫石寨子,是一个神秘的部落,传说是诸葛亮七擒孟获时屯军的地方。这里出土了一些老古代兵器,据说石寨子的锻造技艺也是诸葛亮屯军时传下来的,让石寨子的村民有了一技之长。村里有个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叫母炳林,四村八寨的人都说他的技艺最为高超。

   “如果没有文化的依托,再精美的工艺品也是冰冷的、没有生命的。”母炳林坚信,传统文化的魅力一定会给从事传统手工艺的人带来惊喜。

  凭着这样的理念,母炳林经过30多年的磨砺学艺,赋予冷冰冰的金属片以“生命力”,打造出一件件艺术作品,一步步成长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成为鹤庆县新华村银匠的杰出代表之一。

  苦守三年拜名师

  母炳林父母早逝,他小小年纪就跟随姑父学家传的银器锻造手艺,14岁起跟随姑父当起了走村串寨的“小炉匠”,到处学习磨练手艺。

母炳林在法国展示工艺 

  在云南多地当了几年“小炉匠”后,姑父带着母炳林到民族手工艺比较发达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一边为藏族同胞加工银腰带、银藏刀、佛箱等藏族传统银器银饰,一边学习藏族银器加工技艺。

  眼界开阔了,母炳林发现仅靠家传的手艺谋生只能小打小闹,成不了大师。

  有一天,当母炳林说出想另拜名师的想法时,姑父虽感到意外,但还是很支持。

  经过一番打听,母炳林得知,稻城县有一位藏族老人手艺相当好。

  “我们新华村做饰品,一般用银器做,可这位师傅是把黄金与白银相结合。而且当地是用从沙金里提取出的黄金,做出来的饰品效果大不一样。”

  为学手艺,母炳林想尽一切办法接近这位师傅。看到母炳林也是会一点手艺的年轻人,师傅同意母炳林和他一起做生意。

  “当时我和师傅达成共识,他做黄金,我做银器,我招徕生意,他教我。”可事实上,母炳林学手艺却没那么顺利。

  “师傅很保守,我一去他就不做活了。”为了套近乎,母炳林知道师傅喜欢喝酒,就天天买酒陪师傅喝,但师傅还是不打算教他手艺。

  为了跟师傅学习补铜瓢技术,母炳林每天故意弄坏铜瓢拿给师傅补。补了多天后,师傅有点不耐烦了。母炳林趁机请求师傅教他补瓢手艺,师傅这回还真教他了。

  得到简单指点的母炳林,坚定了好好跟师傅学手艺的决心。

  在聊天中,母炳林得知师傅没儿子,仅有一个女儿。想把手艺教给女婿,但对方不想学,一心想着做生意。后来,师傅的女儿与外孙女遭遇车祸不在了,女婿也很少来看他。

  “师傅一人孤苦伶仃,有一次病得很严重,医生让他住院,可他不住。我送他到医院,照料了一个多月。”母炳林说,可能是师傅被打动,加之年纪大了好手艺没找到适合的嫡亲传承人,师傅的态度有所改变,一些不太重要的环节让他学,但关键的地方,还是不愿让母炳林看到。

  经过三年多的相处,师傅知道母炳林父母早逝,而且对自己照顾有加,愿意认母炳林为“干儿子”。

  师傅不会说汉语,能听得懂藏语的母炳林有一天突然被师傅叫进了屋:“小母,如果不教给你,我死了怕手艺就失传了……”说话间,师傅把核心技术一一传授给了母炳林。

  得到师傅传授的诀窍后,母炳林迫不及待地升起炉火,通宵达旦反复练习,终于把师傅教的手艺学会。

  学无止境,母炳林后来还拜过很多少数民族老艺人为师,在不断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工艺制作经验。他不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和鎏金、走银等各项技术,把师傅们传授的技艺发扬光大。

  为工艺品注入新活力

  1999年,母炳林带着博采众长又独具一格的手艺回到家乡新华村发展,并接收徒弟。

  他爱动脑子,喜欢创造不一样的东西。在生活和实践中,不断探索琢磨艺术品的造型、纹饰、工艺。

  看了电视剧《三国演义》后,他觉得古代兵器很有特色,可以作为民族工艺品来开发。他仔细观察电视上兵器的形状,查看了一些资料,在纸上勾勒出形状,制作出一套纯银、长约30厘米的18般兵器和一件长约40厘米的武士铠甲,工艺和造型堪称一绝。这套作品引起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并远销国外。

  他用紫铜纯手工为新华村打制宽12.8米、高8.6米、厚0.8米、耗铜26.8吨的白族传统铜照壁。“制作时很多艺人都认为我疯了,他们认为这样的手工艺术品是无法完成的。”母炳林说,他顺利完成了,后来还打造了2.2米高、直径2.6米的大型圆雕火锅。这两件工艺品在体量、精美程度、材质等方面均属国内首创。

  从艺至今,母炳林开发了许多银酒具、茶具、餐具、佛事用品等,为民族民间金银铜工艺行业和文化产业注入了新鲜血液。

  后来,他又研究“木纹金”材料合成技术,经无数次实验,克服多种材质不同熔点和多种属性结合的困难,终获成功。在传统银工艺上呈现赤霞(铜)流云(银)的艺术效果,这是在金银铜镶嵌、鎏金、贴金等工艺上创新、提升的一种新工艺。

  母炳林用独具匠心的手法,展现了独特的白族银器文化。他先后应邀参加了法国文化博览会和美国民俗文化艺术节,为中国传统工艺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

  老手艺不能失传

  “云天起云鹤,大翼飞腾九万里;石寨开石门,小锤敲过一千年”。这是鹤庆新华村石寨子雄伟门楼上的对联。在阳光闪耀着碎银子般的光泽中,新华村收获了白银和“真金”——村民富了。

  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母炳林也产生了新的困惑。“现在村里不少年轻人都不愿意认真学手艺了,如果这样持续下去,银都文化将如何传承?”

  “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有些人随便学一下,甚至连基础手艺都没有学好,就跑到全国各地开店了。工艺品用机器大批量生产,就缺少了手工打造的灵动。”在母炳林眼里,每件作品,都是生活印记的升华,要细细打磨。

  母炳林认为,纯手工做的银器,有独特的纹理和韧性,那些复杂、灵活的图案,用机械是做不出来的。虽然有些工序可以用机器代替,但不能彻底放弃手工。

  想起多年来自己拜师学艺的艰难,结合近年来传统手工艺难以发扬光大的困境,母炳林希望找到肯学的人,将手艺传承好。

  “目前艺术院校的学生,有些很喜欢艺术,但苦于没有较好的实践平台,所学的很多东西实用性不强,造成就业难。”母炳林说,目前他正在筹建“鹤庆手工艺文化传承园”,想为艺术院校真正喜欢艺术、愿意学手艺的人搭建良好的学习实践平台。

  建这个计划投资2000多万元的传承园,母炳林考虑从全国各地的艺术院校筛选学生。专门针对锻造专业的学生,在大一时就让他们边学习边实践,毕业后能真正学到手艺。

收藏

评论

请登录 后评论

热门评论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