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林跑鸡”“山捡蛋”以生态之名享誉沧源县

2018

12/05

10:45

来源

云岭先锋网

身材魁梧、皮肤黝黑,一双眸子透着坚毅……在距离中缅边境只有一公里的阿佤山,有这么一位佤族汉子,认识他的人没有不竖起大拇指的,都称他有本事,他就是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镇刀董村党支部书记陈强。

人们亲切地称他为“鸡司令”!

陈强是村里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年轻时,他靠着一些微薄收入开始琢磨种点蔬菜,养点鸡,日子过得也还算充裕。21世纪初,他发现市场上的鸡都被人工圈养的鸡所代替,想像以前一样吃到生态又健康的鸡没有那么容易了,他觉得刀董村交通便利、依山傍水具有丰富的山林资源,林下经济肯定大有作为,从而下决心发展林下养殖产业。

刚开始的时候也没那么容易,养一两只还可以,但随着养殖规模扩大,他养的鸡病的病,死的死,次次都以失败告终。“用传统的方式来大量养鸡确实存在风险,要想挣钱还必须得科学养鸡。”经历了多次挫折后,在不断的失败中总结,陈强逐渐在养鸡方面“开窍”了。在工作之余,他努力学习各种养殖书籍、参加养鸡技术培训,床头上、餐桌边、座椅旁摆满了各种各类养鸡专业书籍。

“那段时间他学养鸡技术着了迷,有一次去参加全省的养殖技能培训,当时还没有飞机,只能坐班车,20个小时的路程,像打了鸡血一样,一路在看书、一路在琢磨,我看已经到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的地步喽!”妻子谈起陈强的奋斗历程,依然记忆犹新。

通过书本学习、参加培训,对温差、品种、药物的量性分析,陈强悉心钻研出了“品种+技术+预防”的雏苗养殖技术,养鸡成活率达到了95%以上。2014年,在上级党组织的扶持下,他牵头组织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规模化、组织化养殖产业开始步入正轨。现在,他家存栏6000羽,出栏2500羽,再加上卖点生态鸡蛋,一年下来收入有25万元左右,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鸡致富大户,当地人亲切地称他为“鸡司令”。

让乡亲们跟着一起“飞”!

陈强支书虽然富起来了,却也没有忘记村里人。他常说:“我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真的富,我要想办法让村民跟着我一起脱贫致富。”刀董村要在2018年实现脱贫出列,时间紧,任务重,身为党支部书记的陈强,心里装的是432户1647人的刀董群众,装的是187户633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了做到扶贫对象精准、措施精准,一有闲暇时间,他就走访入户,深入调查,摸清家底,串遍了家家户户,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李三木勒,我代表刀董村‘两委’向在外务工的你送上诚挚问候,……外面的天地虽好,但此时家乡更需要你的支持,希望你能够回到家乡,与我们一同发展养殖产业,并肩作战,带领家人一起脱贫致富。”这是陈强发给在外务工青年李三木勒的一条短信。在挨家挨户走访调研的过程中,他发现刀董村大部分脱不了贫的都是有留守老人、女人和孩子的家庭,家里仅有的劳动力都外出打工了。可有劳动力外出打工又怎么还会贫困呢?原来,外出务工的群众大多从事简单活、体力活,“吃不开”也“吃不香”,自然收入微薄,支撑不了一家子人。想到这,陈强辗转反侧,心里很是着急!要怎样才能让这些贫困群众脱贫成了他心中的一块大石。经过深思熟虑,与村“两委”班子协商后,决定把这些人号召回来一起发展产业,一起脱贫,这才发出了短信。前几年全村有40%的劳动力都在外打工,近年来,大家看到“鸡司令”富了起来,又有带动能力,有了号召后,都纷纷表示愿意回来跟着他一起干。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他将有点基础、有点经验、有点技术的农户集中起来,亲自帮带他们,为他们积极争取创业贷款资金,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保证了农户会养鸡、养好鸡、不愁销。在他的带领下,全村上下涌现出一大批养殖能手,并把他们全部纳入了党组织培养的视野。现在的刀董村有12户致富带头人,党组织把他们全部都培养成了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

五组的鲍安拉就是被“鸡司令”带动致富的一个养鸡大户,去年,她光靠养鸡就挣了20万元。今年以来,鲍安拉更忙了,作为党员,她不仅要管好自家6000多只鸡,还要带动5户农户管好养好6000多只鸡。“刚开始自己不懂技术,养的鸡死了一半,亏了好多钱,后来我们支书教我养殖技术,带着我加入合作社,现在鸡的成活率高了,自己的养殖规模也扩大了,还能带其他人呢。”鲍安拉自豪地说。

生态鸡“飞”出了致富路!

在陈强的带领下,全村人共同努力,依托刀董村林下生态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打出了生态卖点的牌子,注册了刀董村“林跑鸡”、“山捡蛋”商标,在沧源县城开设专卖店进行定点销售,与沧源县餐饮、酒店签订购销协议。2017年末,加入合作社的社员从 76户400人到222户823人,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覆盖,全村经济总收入达1648.72万元,人均纯收入9597元,村集体收入达19万元。“要买就买‘林跑鸡’,要吃就吃“山捡蛋’”,刀董村“林跑鸡”、“山捡蛋”在全县家喻户晓。

如今的刀董村在陈强这位“鸡司令”的带领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托起了佤山里的“致富梦”。“我们阿佤群众就是需要这种带头人,刀董村有他在,就有希望,支书细代勐(佤语:真厉害),劳来(佤语:感谢)!”一位70岁的老党员道出了群众对他的最好认可和最大褒奖。

收藏

评论

请登录 后评论

热门评论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