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白族布扎

2020

12/09

16:48

来源

云南季

大理是一个将文化刻入生活的城市,民族文化在土墙上舞动,佛教文化与大大小小的房檐融合,风花雪月铺满了每一条石板路,而在琳琅满目的小饰品里,也有百年流传下的手艺。走进剑川的古城镇,总是能看见这样的场景,几个年过花甲的老奶奶坐在小板凳上,熟练的勾线缝制。而她们身旁则放着形状不一、精巧可爱的小饰品,当地人称这些饰品为“呃双子”,它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名字叫布扎。

剑川布扎,是一种纯手工工艺刺绣饰品,它起源于白族农耕节日“务旺务”,也就是汉族的“端五节”。每逢端午节,儿童都在胸前挂一串布扎,用以驱邪镇恶,一串布扎由狮子、老虎 、绣球、八卦、鱼、童子、香包、兔子等3至8件组成。绣球是吉祥的象征,猴子表示机灵,八卦为护身宝物……都有美好的寓意。制作时选用色彩鲜艳的布料,按设计先缝成雏形,然后填入艾叶等香料,再精心加工刺绣,其造型古朴,色彩艳丽,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

剑川白族妇女以勤劳刻苦,心灵手巧著称。过去,一般中老年妇女都会缝制布扎。现在,其中承上启下的佼佼者,当数金华镇西门街90高龄,但仍能操针缝扎的张德和老人。她被评为云南省民族民间高级美术师,其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产品远销海内外。省政府赠送国务院的民族工艺品中就有她的布扎。其十二生肖、白鹤飞松等40多件布扎作品被云南民族博物馆收藏,2009年4月,张德和的高徒大理州白族民间工艺大师赵怀珠的布扎工艺品,应邀与韩国儿童手工制品一同在云南民族博物馆展出。

近年来,剑川布扎工艺传承人不断创新,将原来的的十余种布扎造型,扩展为现在的渔樵耕读、牧童吹笛、松鹤延年等多个品种。无论是造型还是配色,都带着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逐渐形成“凡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白族布扎刺绣品独特的文化风韵。

(责任编辑:史纪明珠)
收藏

评论

请登录 后评论

热门评论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