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巧家朱氏唢呐锣鼓

2021

03/05

17:40

来源

云南季

朱氏唢呐的起源有据可查的历史已有1000多年,而传入巧家也有200年左右的历史,流传地主要在巧家新华镇一带。朱氏唢呐在演奏时,除了有两支唢呐,一支吹主音,一支吹伴音外,还有一支或两支海笛、一个锣、一面堂鼓、一面镲。两支唢呐,吹主音的称为上手,上手多为高音,吹伴音的称为下手,下手多跌低音,一上一下,忽分忽合,海笛穿插其间,更如双龙戏珠,曲调因而甚为悦耳动听。朱氏唢呐只有一个降b调,听起来甚为高亢、激越。每首曲牌的音节都不算多,往往是在不断的反复中反映情绪及情感,并渲染气氛。一般唢呐曲牌在演奏中的速度变化都是从其原速,随演奏的反复,速度逐渐加快,而快慢和强弱由司鼓者掌握(在没有鼓手时,由唢呐上手把握)。锣鼓作为打击乐,既可单独演奏,夹在唢呐曲牌中演奏,更多用作配合唢呐吹奏的节拍敲击伴奏。

巧家朱氏唢呐制作工艺精良,完全用手工完成。其外形比一般的唢呐要大,要长,唢呐哨口用当地的麦秆、芦苇秆做成,指杆用巧家盛产的红椿树、梧桐树做原料,唢呐盘用铜做成,堵气盘大多也用铜,“在过去,有钱的人家用玉,目前大多用有机玻璃做堵气盘。”朱永盛介绍说,现在,朱氏数代人都保留着自己做唢呐的习惯。哨口和堵气盘、指杆的制作完全靠手头和嘴上试吹时的感觉。朱永盛在慨叹现在一些材料已经很难找到的同时,也欣慰一些商店有成品卖,但他又补充说,“还是自己做的用起来顺手。”

朱氏唢呐现存的曲牌有50多个,其曲谱的保存和传承,首先应归功于省滇剧团优秀唢呐吹奏演员尹钊1962年在巧家完成的首次收集、整理。尹钊对朱氏唢呐曲牌演奏的丰富很是惊叹,这位艺术家怀着一种虔诚,以极大的热情不顾自己“下放改造”的身份,进行了首次系统的收集、整理。第二次收集整理是在1981年,由当时的“巧家民族民间音乐集成办公室”完成。曲谱记录来源于朱开祥、朱开玉、朱永寿的吹奏。由此,朱氏唢呐通过口耳相传的历史有了些微的改变。这些优秀的传统曲谱在传承的过程中,不再因记忆的模糊或变化而遗失。

朱氏唢呐因技艺精湛,在县内各地及相邻四川会东、会理、宁南等地名气较大。1993年曾到小河拖车为阿朵土司禄廷英吹奏。1942年,朱氏乐队一行8人为当地名流“苏三”所请,远至会理,为其白喜事进行吹奏,白天吹唢呐,晚上打围鼓,历时7天,在两省周边地区传为佳话。解放初期,巧家首任县长王文炳曾多次在各种节日庆典中邀请朱氏唢呐,当地农协会召开会议时也常邀请朱氏唢呐进行演奏。2002年,巧家县“金沙江第一漂”大型庆典活动也邀请朱氏唢呐到场演奏。

在民间,朱氏唢呐的活动,主要为当地群众婚丧嫁娶和节日庆典活动演奏,也有几个人的自娱自乐。在演奏时,曲牌的选择非常讲究,根据不同的场合,演奏的曲牌也有所不同。一个有经验的唢呐上手往往将所有曲牌烂熟于心。在接送官员及拜寿时,一般演奏《将军令》、《闹沙河》、《接送》等,曲调欢快、热烈,可唢呐独奏,也可与锣鼓合奏;在婚庆、嫁娶时,常吹奏《敬菩萨》、《新姑娘》、《接送》等欢快喜庆的曲牌,有时应女方家要求,也吹《离娘调》等表达依依不舍情感的曲牌;办丧事时,一般吹奏《水洛英》、《浪淘沙》、《望白云》等曲调低沉、浑厚、哀伤的曲牌。

据朱氏唢呐的第八代传人朱永盛介绍,朱氏唢呐起源于湖南衡府(今湖南衡阳市)。清乾隆年间,衡府有一龙姓专奏唢呐,在民间影响极大,曾经被朝廷御召进京为皇室演奏,在民间广为传诵。朱氏唢呐第一代传人朱邵文为龙氏招赘,朱邵文聪颖好学,得龙氏真传。因入赘原因,朱邵文后嗣皆姓龙,直至第七代,才按民间 “转宗”风俗复归朱姓。据巧家县志记载,朱氏祖辈于200多年前迁入巧家。在民间,朱氏唢呐影响较大、造诣较高的是第七代传人朱开元(清光绪5年至1931年)、朱开玉、朱开祥,第八代传人朱永寿(已辞世)、朱永盛。

朱氏唢呐传入巧家后,至今仍保留着中原音韵的遗韵。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数代传承人不断总结、吸收本地优秀的戏曲文化,吸纳本地高二半山唢呐及一些民间小调,形成了自己固定的形式和曲牌。在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及社会需求的变迁中,逐渐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朱氏唢呐,在当地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深厚的群众基础、广泛的生存市场是朱氏唢呐传入巧家数百年,接连不断,代代相传,传承至今而并未消失的原因。

(责任编辑:史纪明珠)
收藏

评论

请登录 后评论

热门评论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