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老昆明记忆 50年前丨严冬里的一缕阳光

2023

12/16

15:04

来源

云南季

    微信图片_20231216150326       上世纪70年代初,随着严冬的降临,树上的鸟鸣声也不知那儿去了,就连往日杨柳树上多不胜数的毛毛虫也不见了。

         一大清早,随着清晨的那一缕阳光,落到荣庆里院坝内时,老外婆便掂着“小脚”,过来为小弟换尿片,然后让我抱着小弟去门口晒太阳。

        老外婆、老外公是因为父亲去安宁凤凰山“五七干校”,接受劳动教育而从宣威,专程来昆明照顾刚生小弟弟的母亲,最初的春风煦煦、夏日炎炎、秋风落叶,都没有让两位老人觉得有多难。

        可谁知,1971年的寒冬竟然会如此的冷,我和妹妹虽然没有什么感觉,“屁股上有三把火”,可老外婆和老外公毕竟都70岁左右了。

         都说“老人难过冬”,为抵御严冬,老外公还把解放前,老外婆为他缝制的丝棉袍子穿在身上,而老外婆则把老母亲当年那件部队发的棉袄穿在里面,而外面则依然穿上,那件不知补了多少补丁的蓝布对襟大褂。

         白日还好,毕竟昆明的冬天还多少有些“人情味儿”,还会把那一缕缕温暖的阳光,透过云层洒落在院坝心,让两位老人偶尔能伸出手掌心,去感受一番冬日里暖阳阳的光和热。

        可到了漆黑如墨的夜晚,两位老人便有些让寒冷浸进骨头里的感觉,只能把家中快燃烧完的两个蜂窝煤,用火钳夹进泥炉里,再添几块不会冒烟的“炼炭”,上面盖上一块铁皮。

       这样即能减少煤的燃烧速度,还可以放上一个茶壶、几块“洋芋片”,或者一小片老火腿,老外公或老外婆嘴苦时还可以喝点茶、吃点东西。

        这一幕,几乎是在30年后,又让我在宣威遇见,当时宣威市人民检察院的何副检察长,带我去看老外公、老外婆曾经居住过的“老宅”,意外的看到两位已经风烛残年的老人。

        经何副检察长介绍,才知这二位老人,是我母亲的大堂兄和大堂嫂,也就是我的大舅舅、大舅母。

       但此时的大舅舅,早已没有当年当领导时的意气风发,更不可能抱着我在小巷内转圈子。

        大清早的,虽然说仍旧有一缕和煦、温暖的阳光照射进小巷旁,低矮的木制建筑,而在他(她)们面前同样有一个供取暖的炉子,炉子上有块薄薄的铁板,铁板上有一个陶制的茶壶,二个小紫砂壶(杯),旁边还有几片火腿片和洋芋片、饵块片。

        而当我感觉到,眼前的这一幕与50年前,老外公、老外婆在寒冬腊月时,何其相似时,便多少有些情不自禁的泪眶有些湿润了。

(特约编辑:李红戟 张耀辉)
收藏

评论

请登录 后评论

热门评论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