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非遗起源 基本信息 品种分类 传承方式 传承意义
品种分类
笛子:境内普遍流行,彝语称“嘀噜”。民间吹奏的笛子有五孔和六孔之分,五孔笛称五眼笛,长约50-60厘米之间,笛管内径1.8-2.2厘米之间,无膜孔,音色近似洞萧,多用于吹奏叙事性的曲目,音域一个八度,制作精良的可增加小三度,主要流行我县境内的猛虎乡、中和镇的彝族(罗倮颇)聚居区。流行在我县的五眼笛曲目有《苦情调》、《砍把子调》、《谈情调》、六孔笛曲目有《爬山调》、《咕嗻调》、《打跳调》几十首。 哔噜:竹制单簧片吹管乐器,长20-30厘米不等,用直径7-10毫米细磁竹(空心竹)制作而成。高音与低音、音色差距较大,高音尖细,近似木叶,低音音色近似西洋木管乐器单簧管。哔噜传统的演奏曲目有《撒秧调》、《爱情调》、《伤心调》等数十首。演奏时如泣如诉,尾婉动听,夜间演奏如人声吟唱,可把你带到伤心落泪、摧人泪下的景界。 葫芦笙:葫芦笙是用长颈(把)苦葫芦去瓤子作笙斗,用细磁竹(空心竹)作笙管,荆竹作簧片。各种曲调俗称有正调72、杂调73,打跳曲有《下下响》、《两跺脚》、《三跺脚》、《背大板》、《枪盘壶》、《咕使咕纳》、《咕白》等几十首。喜事调《正月初一调》、《格色调》、《嫁姑娘调》等几十首。丧事调有《撵老鸹调》、《墨咕调》若干套。 响篾:彝语称辣琶,汉语称口弦,铜片制成的称铜响篾。竹片制成的口弦称竹响篾,另外还有单片响篾,又称拉线响篾,响篾叶片顶端开直径0.2厘米小孔,用线穿结固定,留长15至20厘米线尾,演奏时左手拇指和食指夹住响篾根部,对着口,右手拉动线尾产生振动发音,哈气和吸气变化口形产生音高奏出调子。响篾体积小,便于随身携带。音量小,音色柔和,技能高超的乐手演奏,听起来多声部重叠,弦律音与泛音产生自然和音。经扩音放大近似电子合成器吉他音色。境内流传的口弦曲目有《比美调》、《找伴调》、《苦情调》、《篾歪调》、《伤心调》、《寡妇调》等等。 羊皮鼓:又称扁鼓,铁条或竹条制成直径长约40至50厘米,宽25至30厘米的椭圆形园圈,蒙上羊皮即成,是毕摩端公祭祀活动的必备乐器。
阅读体验

暂无内容,先看点别的吧~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