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傣族手工造纸:民间造纸术的“活化石”

2018

11/22

17:53

来源

云南季

傣族手工造纸技艺是在传统造纸术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的一门工艺,是我国民间造纸术的“活化石”。造纸工艺完整保留了造纸术发明初期的“浸泡、蒸发、捣浆、浇纸、晒纸”,共有5步流程11道工序,包括采料、浸泡、拌灰、蒸煮、洗涤、捣浆、浇纸、晒纸、揭纸等。造出的纸他们称为“给”或“结”,其主要原料是构树(崩人称:埋撒)和小叶树(崩人称“埋海”)。

构皮树是一种常年阔叶灌木,在澜沧普遍生长,也易栽易活,许多农户房前屋后都有种植。这种植物生长较快,一般一年左右便可砍用,它的枝杆可当柴烧,叶可用来喂猪,皮可用来造纸。

造纸需要收集原材料,每年七、八月间,人们到房前屋后或寨子附近用刀将构树树干砍倒或将大的树枝砍下来,细心地把树皮剥下,然后到小河边把从树干上剥下来的构皮经水洗去粘液,再用小刀把外面那层黑色的外皮全部刮掉,只留下里面白色的嫩皮,树皮剥好后,就在小河边进行第一次清洗。这时必须将黑色外皮处理干净,否则会影响纸的质量。

清洗完后挑回家进行第二步工艺流程即纤维的分离,将清洗好的构皮上火塘灰、灶灰,使植物纤维原料分散成纤维状,火塘灰先用筛子将火塘灰过筛,去掉火炭及其他杂物,然后将泡软的构皮置于其中,让火灰均匀地附着在构皮上(火灰的质量与所烧木柴有关,木柴质地越好,火灰的碱性就越强),使构皮得到充分的碱化(火灰的碱性还与纸的质量有关,碱性越强纸就越白),然后将已经上灰的构皮置于已盛水的锅中,盖上麻布,用中火蒸煮。不管时间长短,只要构皮煮透了就行。

微信图片_20180921100814.png

将构皮树砍到,剥下构皮

微信图片_20180921100820.png

将构树的外皮剥下,除去外皮,洗净,晒干备用

微信图片_20180921100825.png

将处理好的构皮浸泡,用木柴灰水煮透

煮好后的构皮再次挑到河边仔细漂洗,一点一点重复搓,反复揉,把树皮上的渣子全部清洗干净。经漂洗后的树皮又白又亮,挑回家放在干净的石板上用木槌反复槌打,直到构皮的纤维能在水中自然散开为止。

微信图片_20180921100831.png

将煮透的构皮重复搓,反复揉,把树皮上的渣子全部清洗干净,经漂洗后的树皮又白又亮。

微信图片_20180921100836.png

将洗干净的构皮放在石板上用木槌反复槌打,直到构皮的纤维能在水中自然散开为止。

制作传统纸张还需要建造一个小型水池,作为纸床,再用木板制作一个长77cm,宽55cm的木框,木框内钉上土布,制成纸坯,崩人称“和”。浇纸时先在水池里放上三分之二的清水,然后把纸坯轻轻放入水池,依次将适量的纸浆放入其中,双手不停地把它摊开,并来回轻轻拍打,待纸浆沉淀到土布上后,再缓缓抬起纸坯,此时如果纸浆用得太多或太少,摊得薄厚不匀,或是抬纸坯用力过猛、过快等等操作不当,做出来的纸就会薄厚不匀,甚至还会出现空洞,成为废品。把纸坯抬起后,放到太阳下晾晒,等到半干的时候就用光滑的碗轻轻把它擀平,等到纸的颜色完全变成白色的时候,将纸从纸坯中取下,纸就算做好了。

微信图片_20180921100844.png

用一个纸床和纸坯。浇纸时先在纸床里放上三分之二的清水把纸坯轻轻放入水池,依次将适量的纸浆放入其中,双手不停地把纸浆摊开,并来回轻轻拍打。

微信图片_20180921100849.png

待纸浆沉淀到后,缓缓抬起纸坯,此时如纸浆用得太多或太少,摊得薄厚不均,操作不当,均会出现纸张质量问题。

微信图片_20180921100852.png

把纸坯抬起后,放到太阳下晾晒,等到半干的时用光滑的碗将它擀平。

微信图片_20180921100857.png

等到纸的颜色完全变成白色的时候,将纸从纸坯中取下,纸按顾客所需,进行剪裁,折叠即可。

收藏

评论

请登录 后评论

热门评论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