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延续600年的舞狮表演

2020

12/04

14:27

来源

云南季

舞狮,是我国流传了上千年的民间艺术,每逢佳节或庆典,都会有这门艺术的表演增添热闹的气氛。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狮舞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我们熟悉的“黄飞鸿”系列电影中,所展现出的就是广东南派舞狮的代表形式,其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逗人喜爱,而比起上述提到的类别,云南人也有自己独特的舞狮表演,这就是现今在玉溪通海流传的高跷舞狮。

据通海史料记载,明朝洪武初年,来自江南的军民跟随沐国公沐英征讨云南,屯兵通海,之后杞麓湖畔的石板沟村就有了高跷舞狮的技艺,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在通海众多民间艺术中,高跷舞狮凭借其独特的技艺在历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早在1923年,云南督军唐继尧为其母举办寿典,一些有名望的地方民间艺人被邀请前去祝贺。那时,高跷舞狮队应邀随同河西的高台进省城表演,并受到奖赏。新中国成立之初,1951年,石板沟村的高跷舞狮队应邀到县城河西表演,县人民政府特意作了题为“美艺善灵”的锦旗相赠。之后,高跷舞狮一度停止活动。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对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逐步深入落实,石板沟村的高跷舞狮被收入《通海民间舞蹈集成》一书中。

通海石板沟的高跷舞狮以“高、险、奇”著称,故事情节为双狮争抢绣球。表演时由两对狮子4人扮演,一和尚,一引绣球者,共6人配合表演。最高4.3米由和尚踩、3.3米由舞狮头者踩、3米由狮尾者踩、2.4米由引绣球者踩,和尚执拂尘驯狮。根据场地大小,可圆圈、可横排或纵列场景表演。与一般在地面舞狮相比,表演难度比较大,需要高超的技艺,表演独具一格,打击乐伴奏。

高跷舞狮的道具也很有讲究。沈儒昌告诉记者,狮子头用窑泥做成,直径一般在60厘米至80厘米,等窑泥干后,先用土纸裱第一层,再用白棉纸至少裱25层;绣球用红丝绒贴金做成,直径20厘米;高跷杆要选用椿树、赤松之类上好的木料,高度因演员而异,最矮的1.5米,最高的4米;狮子皮的制作分不同的颜色,要选用不同的布料,以黄、黑两色为主,长2.7米、宽1.5米。 

高跷舞狮是石景村人的独门绝活,由该村历代艺人创造,它的稀有性、独特性具有一定的保护和传承价值,近几年当地也加大了对这门传统表演的保护力度,据当地省级传承人沈儒昌的带领和影响下,如今石板沟会高跷舞狮的人,年长的可到60多岁,年幼的仅5岁左右。同时,沈儒昌不断将这一技艺推陈出新。2014年通海县春节民俗文化展演,沈儒昌率领弟子们在高跷舞狮的基础上打造出又一绝活——高跷舞龙,在一米多的高跷上,沈儒昌亲自与6名女演员、2名男演员高举长达18米的巨龙,轻松自如地沿街巡游展演,金龙翻腾,舞姿翩跹,让观众赞不绝口、叹为观止。

通海的高跷舞狮,作为云南特有的民间传统文化,不仅活跃和丰富了当地的民间群众文化,还起到凝聚、鼓舞当地老百姓的作用,具有较好的社会感召力,有利于增强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相信未来,古老的艺术在杞麓湖边会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责任编辑:史纪明珠)
收藏

评论

请登录 后评论

热门评论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