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童年时的丰收记忆

2023

08/25

11:54

来源

云南季

微信图片_2023082511525350多年前,如今已经仙逝的老母亲带着布新小学四.四班的学生去昆明大观楼公园旁的农村去“学农”,帮助当地村民收割稻田里丰收的谷子,而那时的场景已深深地刻入我孩提时的记忆深处。

那时的大观公园左侧是宽阔的大观河,童年时的我和妹妹偶尔会在老父亲的带领下,从篆塘找只打渔的木帆船去滇池和西山游荡一番,右侧则是一眼望不尽的“稻海”,老母亲戴着一顶草帽,穿着白衬衣,带着她那4、50个学生,用生产队提供的镰刀在稻田里割着稻子,而还未上学的我,则站在田埂上跑来跑去的追蝴蝶、采小花。

时至不久前,我还会时不时的在梦中与老母亲在那片丰收的稻田里相遇,那时的母亲很年轻,扎着两个辫子,不时将同学们割下的谷子扎在一起,然后带着同学们唱着“日落西山红霞飞”的歌儿,背着、挑着捆成堆的谷子送到不远处的“打谷场”去。

又过了几年,时逢“文化大革命”风起云涌般席卷而来,老父亲和许多“走资派”一道,被送至安宁红星农场附近的五华区“五.七干校”,当我和父亲一同来到这里时,正值红星农场的苹果树结果的时节,看着挂满枝头的苹果,我做梦都在不停的淌着口水。

从1968年到1971年,安宁的“五.七干校”从无到有,不但种植了桃子、苹果、宝珠梨等各种水果,还收获了水稻、麦子、玉米。但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一片片金黄、金黄的油菜花和从安宁运到五华区革委会运动场上,堆成几座小山样的油菜花枝条。微信图片_20230825115259

大约是吃过晚饭,我与崇仁街荣庆里“区革委”旁的几个小伙伴约了一下,决定到堆放着菜油籽枝条的“操场”上玩“打野战”,而碉堡则是丰收后晒干的菜油籽,武器则是木制、泥制的“手枪”。

对于我们这些孩子们而言,“丰收”其实仅仅是小学课本中诱人的形容词,当时的物质生活与如今更是天差地别,别说大鱼大肉,能吃到8成饱都是老爸、老妈看我们可怜,担心吃不饱影响发育而从自己碗里省下来的。

现在的家庭大都会在自己的阳台上、花盆里栽上漂亮的花朵,而当时我和很多同学的家中,瓦盆里种的却是爪、菜、辣子、西红柿等,而且这一习惯我至今仍然还保持着。

记得多年前,有一次我让7、8岁的儿子爬到阳台上去摘取“丰收”后的姜饼瓜,儿子摘下来后问我,为何其她老师家种的是漂亮、鲜艳的玫瑰和玉兰,而我们家种的却是葵花、小瓜、番茄?微信图片_20230825115237

面对孩子幼稚的问题,我经过一番思考后告诉他,那是因为她们不知道“丰收”和“饿饭”的区别。

是啊,所谓“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只有从那个特别的日子走过来的人们,才真正懂得“丰收”的含义。

(特约编辑:张耀辉)
收藏

评论

请登录 后评论

热门评论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