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独具特色的云南壮剧

2020

12/28

17:04

来源

云南季

云南的地方戏剧,内容丰富,各具魅力。除了我们熟知的傣剧、彝剧、白剧外,壮剧因为其独特的风格,与前面提到的戏剧并称“云南四大少数民族戏剧”。

它可以说是流行于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京剧。原本是壮族支系土族的民族戏曲,曾称“土剧”京剧艺术。约在清嘉庆前后,少数民族歌舞受汉族地方戏曲影响发展而成,具有悠久的历史。

“云南壮剧”是以富宁土戏为主、包括广南沙戏和文山乐西土戏的文山地区壮民族多声腔戏剧种。流传在富宁县剥隘、归朝、那能、洞波等十一个乡镇,广南县东北部的底圩、者卡、坡佣、里扣、板蚌等九个壮族村寨和文山市乐西村的土支系和沙支系群众中,云南壮剧有七大声腔,包括富宁土戏的“哎咿呀”、“哎啲呶““乖嗨咧””依嗬嗨”、“皮黄腔”,广南北路沙戏的〔沙戏腔调〕;文山乐西土戏的〔乐西戏调〕。

壮家人痴迷壮剧,因为不但剧情是壮家人熟悉的,而且唱词、道白也是壮族的方言土语,听来特感亲切。此外,那慢板中的咏叹调,中板中的喜调、采花调、高调,快板中的高腔、快喜调、快采花,散板中的哭调、寒调、诗调、扫板等等,无不来自壮族人所熟悉的民歌曲调,令人喜爱。主要唱腔的唱词(包括五字句和七字句),都保持了壮族传统民歌的特有韵律结构:押腰脚韵形式。所谓“腰脚韵”,即上一句的末一个字(“脚”)与下一五字句的第二或第三字,七字句的第五字(“腰”)互相押韵。这样的押韵,唱起来使人觉得简中有繁,同中有变,婉转起伏,连绵不断,听而不厌,韵味无穷。这在中国戏曲中是独具一格的。

云南壮剧中的南路壮剧在行腔时还采用"一人唱众人和"的帮腔形式,演员在台上演唱,乐队在后台助唱。帮腔多用在起板首句和唱段收尾的衬词、拖腔,末句为重句全帮。这种帮腔手法无论在制造舞台气氛,烘托剧情环境,还是对人物内心感情的的揭示,渲染等方面都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而北路壮剧的音乐唱腔属联曲体形式,除《正调》外,还有供不同角色使用的几种唱腔,如武士用"武公调",老人用"老汉调"、丑角用"丑角调"等多种曲版,极具

壮剧的伴奏主要乐器是马骨胡、牛骨胡,用马或牛的大腿骨做琴筒,金属弦比京胡细长,音色清脆、明亮。配器还有土锣、土鼓、铓、钹、土二胡、土三弦、笛、唢呐等。壮剧的伴奏音乐,采用多声部的手法,各种乐器定弦不同,在旋律上形成多种的和声关系,演奏起来饶有情趣,是我国少数民族多声部音乐宝库中的珍品。

 

与上世纪90年代壮剧的兴盛不同,当下戏服破烂、剧本毁坏、老艺人相继过世、大量年轻人走出壮乡,这些因素导致了戏班活动的瘫痪停滞。能正常开展活动的戏班由一百多家减到十几家。自2008年壮剧申报为国家级保护项目后,各县政府重视对壮剧的保护,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使壮剧在近几年内迅速恢复了些许生机,能够继续的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史纪明珠)
收藏

评论

请登录 后评论

热门评论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