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建水紫陶技艺的创新与变革

2019

01/09

17:35

来源

云南季

2017年8月10日中午,茶叶塘龙窑薪火熄灭,工人在尚有余温的窑炉里,将一件件粗陶陶器掏出。建水地界上最后一座活着的、长50米的龙窑,完成了15年燃烧生涯中的“最后一窑”。

龙窑主人徐荣伟和妻子,整理着刚刚出窑的器物,偶尔看向下方的大地。回看过去的15年,颇有沧海桑田之感:2002年,龙窑新建之时,这里一片荒山;而现在,山丘被推成平地,中间下凹的部分因为积水的缘故,看着像个人工湖。根据传闻,这里将会成为一座公园。

荣伟陶瓷厂将搬至紫陶创意园区,而这座于15年前建起的龙窑将被拆毁。虽然依然会使用龙窑,但两者已经不是一个概念了。“不可能有50米长了,最多就是10米长的小龙窑。”

站在龙窑口,能看到两公里外一排排冷色调的房子,装着大大的玻璃窗户,那里便是紫陶创意园区。徐荣伟和工人们无法想象,土生土长的龙窑此刻能够自由地伸展拳脚。

他们也能看到碗窑村——建水紫陶的发源地和集中地。在碗窑村的五显庙旁,有一座长达150米长的龙窑,不过薪火已经熄灭了8年,如今成为建水紫陶人的缅怀地和外来游人的观光地。它意义非凡:这座龙窑见证着建水紫陶的发展,也培养了众多杰出的建水紫陶手工艺人。

建水紫陶工艺人走出工厂,走进紫陶市场

袁应德,建水紫陶“当代四老”之一。1962年,14岁的他作为家中长子,放弃学业,跟随向福功(建水紫陶大师向逢春之子)学徒四年,后成为建水陶器厂的制陶工人。

1973年,建水陶器厂在碗窑村对面,即现在建水步行街新建的工厂——建水工艺陶瓷厂。所用的窑,改成主烧紫陶的推板窑和主烧粗陶的隧道窑,并且立起来一个50米高的大烟囱。相比前些年,以花瓶、汽锅、茶具为主的细陶开始慢慢多了起来,汽锅、花盆改为模具、机压。袁应德开始转向做花瓶,主要拉坯、造型。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工厂效益不好,许多人跳出工厂决心自己做陶。袁应德的大儿子也进入云南大学念书,“我两个孩子,一个出(大学),一个进(大学)”,整整八年,他白天在工厂做工,晚上回到碗窑村的家中用自家的小龙窑烧陶,然后用板车推着上街卖。袁应德拉坯拉得好,价钱又与工厂出产的相当,因而他做的陶很好卖。

千禧年后,建水紫陶工艺人纷纷从工厂走出,走进尚不成熟的紫陶市场,去开创自己的天地。这无比冒险,但是却为建水紫陶的现代化打开了窗口。

气窑引进为建水紫陶手工艺人省时又省力

在陶厂18年后,徐荣洪决定出走,那是2000年。

徐荣洪在工厂里做过配泥、烧制,做过生产、管理,“产业存在的问题我都知道,产品没有推陈出新,市场打不开,手工艺人青黄不接,产业半死不活。”他那会儿30来岁,野心蓬勃。带着涉及工艺、管理、销售等方面的8个人,在碗窑村里重新建厂。

建水紫陶在2004年迎来一线曙光。2003年,在普洱举行的国际普洱茶节上,徐荣洪带着一批紫陶茶具参展,“全卖了,还接到了订单”。2004年,徐荣洪花费近30万元从江西景德镇引进了气窑,建水紫陶的烧制工艺从柴窑、龙窑转为气窑。

紫陶艺人们需要时间熟悉气窑。毛耀宏记得,2004年通过徐荣洪的介绍,他花6万元买下一座气窑。第一窑是景德镇师傅烧的,“什么时候加火、调温、看气压,都是懵的。”他无比想打开窑炉看看烧制效果,但也不敢想烧成什么样,“就觉得不烧坏就好”。待第二天打开,“烧老了,以为温度高了。”毛耀宏后来总结,温度并不算高,1060度,而现在他的温度高达1200度,只是因为烟囱盖板没有关紧,导致炉温高了些。

气窑的出现,让建水紫陶手工艺人不再单一地依靠耗时、耗力的龙窑、柴窑。私人作坊逐步出现。

2005年,陈绍康、徐荣红、马成林、袁应德、毛耀宏、向进兴等人都开始运作私人作坊,多集中于碗窑村。虽然紫陶迎来一线曙光,但市场仍被土锅、花盆、汽锅等实用器占据,紫陶里唯一好卖的就是花瓶。2006年,普洱茶市场蓬勃发展,建水紫陶开始转向茶罐、茶缸等。正是借助普洱茶以后数年的发展东风,建水紫陶开始为更多人所知,并且吸引更多人参与。

碗窑村,这一建水紫陶的发源地也吸引了众多想要从紫陶市场里分一杯羹的手工艺人和商人。2005年,建水仅有数家私人陶坊,碗窑村里极少见到紫陶店铺;到2007年,碗窑村每隔几天就会新出现一家私人陶坊;到2010年,碗窑村里几乎被紫陶店铺占满。

袁应德原本住在碗窑村的山坡上,但是随着声名鹊起,找他的人越来越多。上山交通不便,2008年,他在碗窑村口租了铺面和房子,2014年在马路斜对面买了地皮,建了房子。

私人作坊井喷,原先的建水工艺美术陶厂无可避免地走向凋敝。2008年,这个见证了建水紫陶发展、培养了陈绍康、袁应德、谭之凡、马成林等建水紫陶“当代四老”以及其他无数紫陶工艺后进者的工厂,倒闭了。

建水工艺美术陶厂现在变成了建水紫陶街

走在建水紫陶街,能感受跟碗窑村截然不同的气氛。在碗窑村,人们在此生活、工作、喂养牲畜,街道不算整洁,橱窗不算透亮。但建水紫陶街却是一副带有文艺范的商业精英模样。

下午3点之前,步行街安静又冷清。3点之后,这份冷清会被打破:人们陆续走进步行街,或者在小吃广场撑开大伞铺展摊位;或者将摊位架在店铺前,将陶制的茶壶、茶杯和小玩偶等琳琅满目的小物件一一铺开。到下午5点准备完毕,密密麻麻的游人也蜂拥而至。如此,紫陶步行街活了起来。

傍晚7点,20米高烟囱上燃烧起火焰,它使得每一个在此驻足抬头的人想象:建水山头上的五彩泥,经过一双双手的塑造,又在窑炉里经过1000多度高温的炙烤之后,最终成为橱窗里一件件精美的紫陶器物。

这个烟囱和底部的窑炉,是建水工艺美术陶厂给建水紫陶人留下的唯一念想。徐荣洪记得,2008年厂子倒闭后,这一片便荒置了。过了两三年,据说这个片区将要被开发商重新规划,那时期正是房地产红火之时,开发商计划将老厂区全部拆除,建成楼盘。

不少原陶器厂的手工艺人呼吁:在陶厂原有的基础上,进行设计装修,将陶厂老工人召集回来,打造紫陶项目。这个呼吁被慎重考虑。2015年9月26日,建水紫陶步行街开业。老厂房被全部拆除,只留下了20米的烟囱和底部窑炉。

紫陶步行街打造有难度。开业前一年,街区里冷冷清清,半天见不到一个人影。一年后,街区附近人工湖开放,还新建了游乐场。慢慢有了游人,但依然冷清。直到2017年初,开发商将原有的停车场改成小吃街,并且将小摊引入,这才使步行街人气越来越高,每天晚上熙熙攘攘。

袁东升也经历过这个变化,“第一年人特别少,后来有了小摊贩、小吃街,人气才旺了些。”袁东升是袁应德的二弟,他的店铺与袁应德陶艺刚好隔着一个小吃广场。虽然人多了,但是步行街店铺多,再加上过了马路便是碗窑村,竞争也大,紫陶价格很难上去。好在,袁东升并不靠零售,“我向18个省份供货。四川、贵州、重庆、辽宁、山东、黑龙江都有。”

建水紫陶认知度逐渐攀升,对此,袁东升和所有建水紫陶人喜闻乐见。

来自景德镇的蔡细林说,他看好紫陶产业的前景,因此从景德镇转战建水,并带来了景德镇的10多个手艺人,大胆地将景德镇的雕刻、粉彩、描金和大件等技术运用在紫陶上。对于未来,蔡细林说,紫陶的发展空间很大,他会坚持自己的风格,在保留建水紫陶文化的基础上,继续创新。

建水强大的城市接纳能力为紫陶产业提供了更广发展空间。近几年,市场对建水紫陶的认知度不断提高,紫陶生产的积极性持续高涨,紫陶产业迎来了前所未占了一半,外地人办的陶艺公司就有近20家,从事建水紫陶制作及经销的人数也呈几何数在递增有的发展机遇。

建水开放包容的文化自觉和对外的城市接纳力,使得紫陶在保持自身文化基因的同时,与诸多外来文化的融合中不断推陈出新。建水紫陶也在历经了由简单到精致、由生活到艺术的升华之后,以光彩照人的形象走进人们的视野,实现了从濒危状态变成一个产值数亿元的产业。2015年,随着建水紫陶街开街,建水紫陶又在世人面前上演了一次华丽的转身,也为紫陶技艺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搭建了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提供了更高、更广泛的合作共融发展空间。

收藏

评论

请登录 后评论

热门评论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