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年的时光稍纵即逝,每当回忆起童年时,老外婆掂着那双小脚,给站成一排的我们几个小孩,分发春节前的“小饼干”时,我都会情不自禁的问自己,饼干的诱惑咋就这样大?
那时的中国,正处于计划经济时代,买什么东西,吃的、穿的、用的都要票,没有票,只有钱,就连最普通的糕点、糖果都无法买到。
现在过个春节,孩子们都会满街跑着、跳着、唱着“穿新衣、放鞭炮、满桌的大菜吃不了”。
而我们那时的孩子们过节就不一样了,家中的土锅煮着我每日放学时,拾来的菜喂大的公鸡,香气阵阵从锅中往外直冒,可那是到大年三十全家一起吃的“年饭”大菜,老外公边搧着火,边对我和妹妹说,“孩子们别馋,待会给你们点汤喝”。
家中的桌子上边,还摆放着几个苹果、葵花子、大枣、花生,甚至还有盘咸味奶油糖、椰子软糖,可我知道,那是爸爸、妈妈用于春节待客所用。
还好,老外婆那里似乎藏着一盒老父亲从上海带回来的“牛奶”饼干、“小熊”饼干,于是便与妹妹、表妹、表弟一起,商量着找老人,请老人分几块饼干给我们吃。
老外婆曾是民国时期“官家”的“大小姐”,年纪虽然大了,可脑子却没坏,一看我们几个“小闹包”,排着队,伸出脏兮兮的小手,马上便明白是在要饼干,想了想,便从柜子里边,找出一个古铜色的梳妆盒,然后从中取出饼干,给每个孩子发了一个奶油饼干、二个小熊饼干。
拿到饼干后,我们几个小孩都舍不得嚼着吃,而是慢慢用舌头舔着吃,因为我们知道,老外婆在春节前给我们几块饼干吃,已经很破例了。
再后来,昆明有了“侨汇”商店,大凡到过年过节,老母亲都会想法去换点侨汇券,然后去买些大白兔奶糖、上海饼干,有时还会卖几颗米老鼠泡泡糖给我和弟弟、妹妹。
不过,我每逢过春节,都会想起找老外婆要饼干的陈年往事,也会去超市大包、小包的卖些自己喜欢的饼干放在家里,没事时便就着普洱茶尝上几块。
评论
热门评论
{{ value.nickname }}
回复{{ value.parent.nick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