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雄浑豪放的哈尼狩猎舞蹈

2020

12/31

11:44

来源

云南季

铓鼓舞产生于哈尼族以狩措为生的古代。人们为了在狩猎时进行联络和邀约猎手,由无意中发现打击山中空心树会发出响声,于是他们用原木凿空绷上牛皮,做成了鼓。鼓声除进行联络和邀约猎手外,有时也可以轻轻地敲击起到吸引猎物的作用,若是单身或人少而碰到猛兽时,急风暴雨似的击打又可以起到口下跑野兽防身自卫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又模仿农业生产的农耕动作,使铓鼓舞得到了丰富的发展,特别是铜的发现和利用,开始有了铓,成了名副其实的舞蹈。 

铓是代表谷子的饱满,鼓是代表谷子粒多,铓鼓舞是祈祷庄稼饱满、粮食丰收或庆贺节日喜事的一种主要活动。特别是哈尼人祈祷风调雨顺、万事吉祥的传统“祭龙”仪式,更是离不开铓鼓,他们总是将铓鼓舞贯穿始终。

铓舞的动作来源于在田间用泥巴糊田埂的动作。击锴者左手持铠,右手用槌抵住铠中间突出部位的下方,在身体两旁划横“∞°”字形,前进或后退时用铠在身体正前由上往下推划圈。身体随错左右拧动。腿上的动作主要有屈膝、脚内侧点地、蹉步、拖步、跑步,脚经擦地踹出等,节奏随鼓点声,一拍一次。舞时,膝部有韧性的屈伸,使身体上下起伏,呈现出内在韵律。跳到一定时间,舞铠者急速敲铿,即表示另换-批人起舞。

男舞者穿哈尼族生活服饰,穿木板鞋,也有赤脚的。鼓挎于左肩,左臂夹抱鼓腰手扶鼓,鼓面朝前,右手持一木棍由上向下擦击鼓面,身体随之先俯后仰。每拍击鼓一次。脚下为吸腿踮步,蹬脚等。女舞者穿绣花黑土布上衣,围围腰,着长裤。上衣及围腰上缀满银饰。未婚女子留长辫,已婚者盘辫于头顶。

据当地的习俗描述,铓鼓舞只能一年跳一次,乱跳是要遭天谴和报应的。铓鼓舞是在每年正月属龙的日子开始跳,也就是“阿玛熬节”,那是建水县哈尼族最重大的节日。在这个节日上,第一天开始祭龙,第二天就开铓,敲铓的人是村民选出的“龙头”,铓声一响,鼓就响起。敲铓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寓意来年风调雨顺。铓鼓舞一直要跳到第三天晚上才结束。

其实,近年来,建水的哈尼族铓鼓舞已走出深山,多次参加了省内外的一些大型演出活动,在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和第三届中国艺术节的开幕式和闭幕式上,以动人心魄的震撼力,受到称赞。

 

在首都举行的中华鼓舞大赛中获最高奖——山花奖。还在意大利蒙特卡尼第8届国际旅游电影节上获最高奖——苍鹭奖。铓鼓舞是哈尼族古老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它不但是哈尼族舞蹈的精华,而且对研究哈尼族历史以及繁荣今天的民族舞蹈艺术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它为建水的旅游业增添了一道民族风情的新景观。

 

(责任编辑:史纪明珠)
收藏

评论

请登录 后评论

热门评论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