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老昆明记忆 东寺街上的摆摊老人

2023

11/22

08:01

来源

云南季

  微信图片_20231122075957     与往常一般,多日的阴雨连绵后,“老天”又再次放晴,这让老邻居们又能象乐呵呵,聚集在“摆摊”老头附近。

        有的把被子、垫子拿出来让太阳洗洗“日光裕”,也有的抱着孙子、孙女,座在小椅子上,听“摆摊”老人讲那过去的故事。

         东寺街,西寺塔。是昆明一条老的不能再老的街道,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已近在这里“守护”了近百年,“摆摊”老人一边将自已的小摊架支起来,一边将那些珠儿、古钱、残缺的翡翠、老币放在摊桌上,一边与老邻居们唠了起来。

        50多年前,街对面还是一条大河,河道两旁长满了柳树、槐树、杨草果树,我们这些光屁股小孩就是在这条河道内,游泳、钓鱼、嘻戏着长大。

       “摆摊”老人仿佛就是这条街上的“活地图”。

        不过,令人称奇的是,老人抽的香烟似乎也不一般,要嘛是“带把”的青蛙皮春城、要麻是“石林”、“金沙江”,每当有人去与老人打招呼时,老人都会先喝上一口酽酽的普洱老茶,而后回答说,哎,老了,故土难舍,还是有条小河的家舒心啊。

        不过,更多的邻里乡亲却明白,老头在这里,用半“残疾”的手“摆摊”,绝非是来单纯的晒太阳,赚钱养家,而是另有深意,他想的是让“东寺文化”不会淹没在城市发展的浪潮里。

        直到有一天,昔年老人的几位“老哥们”,相约一起在隔壁的火锅店与老人一齐过80大寿,与“摆摊”老人一齐摆起了龙门阵时,方听老人说道,“抗日战争”结束前,东寺街虽说没有南屏街、巡津街、三市街的繁华,也没有书林街浓浓的书卷、墨香气息,但毕竟是条老街,街道的两旁店铺众多,且多是那种白天把铺子上的木板取下便可售货的老式柜铺。

        老街坊们要是需要买点水果、油盐、柴、米还是这里最为方便。

       想必那时节的“摆摊”老人,其实就是个光着屁股,跟着稍大一些的孩子满街“游荡”的小屁孩。

        不过,说起东寺街,老人的双眼仿佛一下子充满了神彩,“很多人不清楚,如今的东寺街与书林街之间有条土路叫石桥铺”,路两旁都有树、有院落,住的大半是“抗战”以后从省外搬迁来昆明的有钱人和官宦人家。

        “摆摊”老人的父亲大约也是那时从四川过来避战乱,共计花了60个银元,买了一个占地400余平方的四合院。

       举起盛满40年以上“竹叶青”的酒盅,“摆摊”老人与在座的老兄弟们摆“龙门阵”时谈到,解放后,石桥铺背后的敬德巷迎来了发展机遇,先是猪毛厂被云南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看中,经公私合营后改为昆明试验茶厂,当时这里的“中”字头茶饼(7542)是用于出口换外汇,而单鑫、双鑫、叁鑫花茶则需要茶票才能买到。

        而与“摆摊”老人家相连的原五华区竹木器厂,后来成为了五华区公安、法院、检察院的家属楼。

         东寺街上的西寺塔是老昆明的标志性建筑,“老辈子”的昆明人都喜欢讲,先有“南昭国,后有拓东城”,

        西寺塔原名慧光寺塔,原建于唐大中三年(849年),距今已含义1200多年,据说明弘治12年昆明大地震,塔上部受损严重,三年后重修。该塔平面呈正方形,一共13级,为空心密檐式砖塔,总高35米。塔刹除宝顶外四角各置金鹏鸟一只,故又称金鸡,民问传说龙敬塔而畏鹏,故造塔以免水灾。

(特约编辑:张耀辉)
收藏

评论

请登录 后评论

热门评论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